エピソード

  • 反诈专家也中招:李晓东“茶叶骗局”背后的个体贪念与社会信任危机
    2025/11/04

    • 反诈不仅靠知识,还靠警惕:即便你看过很多反诈宣传、有法律意识,也不代表你免疫。骗子往往针对人的弱点(贪便宜、信任他人、场景营造)来下手。

    • 社会信任危机的一角:当“官方”“专业”都出现漏洞时,普通人对“安全”“可信”的认知就会动摇。

    • 消费陷阱的隐蔽性:这类“展销会+豪车+低价”套路看似合法,实则利用包装、场景、稀缺性制造假象。提醒人们消费需理性。

    • 媒体和公众身份的交织:当公众人物也卷入这种“被动”状态,媒体报道就不只是“某人被骗”,而是“我们都可能被骗”。它从个案变成了结构性的提醒。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7 分
  • 除了病人 残疾人 就是原生家庭 创作者们 你们闹够了没有
    2025/11/04

    给人看电影,还是给人添堵?

    最近几年走进影院,你会发现一件怪事:
    不是阿兹海默,就是癌症;不是抑郁症,就是原生家庭撕裂。
    好像编剧开剧本会议的第一步,不是讲故事,而是开病例。

    “病人拍完了,拍残疾人;残疾人讲完了,轮到原生家庭。”
    ——仿佛中国电影的关键词只有“痛”“苦”“绝望”。

    观众不是来看生活的,而是被迫做心理咨询。
    这不是“疗愈系电影”,这是“创伤再加工厂”。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4 分
  • 影视剧“病症叙事”泛滥:创作捷径还是环境所迫?一场关于煽情与深度的思辨
    2025/11/04

    “病症叙事”成了情感捷径

    近几年,越来越多国产电影喜欢用阿尔茨海默、癌症、重症抑郁症等病症作为故事的核心。
    从《我不是药神》《送你一朵小红花》到最近的《涉过愤怒的海》《好东西》《漫长的季节》中的老年病隐喻,都在借“病”去制造情绪高潮。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4 分
  • 假唱、修音与中国音乐综艺的工业化逻辑
    2025/11/03

    可以说,这种现象是产业理性的极端表现,而非技术或个别人的疯狂。

    产业选择了快速产出、流量优先、视觉听觉刺激最大化的路径。

    技术手段(修音)成为工具,而不是培养艺术家的途径。

    “假人变真歌手”是资本逻辑下的副产品:快、亮、可卖,但不是艺术逻辑。

    这背后反映的是:资本优先于艺术;表象优先于真实;娱乐生产工业化,年轻人的才华被加工成流量产品。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9 分
  • 假唱的文化逻辑:中国式完美的幻觉机制
    2025/11/03

    假唱之所以在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
    是因为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艺术现象,
    而是整个社会心理结构的一面镜子。

    它告诉我们:

    在这个文化体系中,
    “真”不一定是最重要的,
    “稳”“美”“整齐”“可控”
    才是共同认同的真理。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
  • 从古二到留学贬值:年轻导演的才华与产业困境
    2025/11/03

    • 古二才华横溢,却因行业结构、资源分布、商业能力缺失而无法持续创作。

    • 被王家卫指责做饭不好吃,本质是权力与心理操控的象征:艺术才华在不对等的权力结构下,无法被直接承认或转化为实际利益。

    • 留学贬值不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更是市场、制度和文化预期错位的体现

    • 独立化与品牌化年轻导演应建立自己的“作品品牌”,不依赖单一权威或大导演认可。

    • 商业能力与创作能力并重不仅要会拍片,还要懂融资、制片、版权、发行。

    • 社群与联盟策略联合同辈、形成创作与资源网络,降低对单一权力中心的依赖。

    • 多元化路径可以兼顾教学、短片、商业广告、影展参赛等多种形式,将留学积累转化为可持续创作的资源,而不是单靠电影节荣誉。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0 分
  • 古二们的困境是产业结构和社会文化决定的必然结果,不是个体能力或道德问题
    2025/11/03

    影视行业中创作被窃取、署名被抹除、作品获利而创作者无力维权的现象,是法律滞后 + 行业权力集中 + 合同制度不完善 + 心理文化因素的综合结果。

    现状就是:社会正义和互联网申诉成了年轻导演为自己争取权益的主要途径,而制度建设仍停留在“理论层面”,缺乏落地执行。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9 分
  • 古二们要做的,不仅是拍片,更是建立自己的“话语权、资源网与心理边界
    2025/11/03

    影视行业的结构性问题是复杂的:

    • 权力、资本、资源高度集中;

    • 符号资本(人脉、口碑、偶像光环)比创作能力更能带来机会;

    • 年轻导演容易被浪漫幻想、艺术理想和偶像吸引,从而成为“羔羊”。

    • 解决之道不是孤立努力,而是在制度、法律、社群和自我品牌上同时建立防护体系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