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約1704年法國譯本收錄《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民間故事,"Ali Baba and the Forty Thieves" 揭露貪婪與智慧交鋒的經典寓言
    2025/08/22
    為您呈現世界文學史上最著名的「尋寶故事」之一——《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 這則故事的來源非常特殊,它並不存在於任何已知的、古老的《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文手稿中。它是在18世紀初,由法國東方學家、翻譯家**安托萬·加朗(Antoine Galland)首次引入西方世界的。因此,我們今天所知的「原版」故事,實際上是加朗將其收錄於他的法文譯本《一千零一夜》(Les mille et une nuits)**中的版本(約1704-1717年)。 加朗聲稱這個故事是他從一位來自敘利亞阿勒坡的馬龍派基督徒故事家**漢納·迪亞卜(Hanna Diyab)**那裡聽來的。因此,這個故事被學術界歸類為「孤兒故事」(orphan tale),即只有口述來源,而無早期書面文本支持的故事。 以下將詳細講述這個以加朗版本為基礎的「原版」完整故事。 《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完整詳細故事 故事人物 阿里巴巴(Ali Baba / علي بابا): 一個貧窮、誠實的樵夫。 卡西姆(Cassim / قاسم): 阿里巴巴的哥哥,貪婪而富裕的商人。 馬爾佳娜(Morgiana / مرجانة): 卡西姆家的女僕,後來跟隨阿里巴巴,是整個故事中真正的英雄,聰明、機警、忠心耿耿。 強盜頭子: 四十大盜的首領,陰險而執著。 發現芝麻開門的洞穴 在波斯的一個城鎮裡,住著兩兄弟。哥哥卡西姆娶了一位富商的女兒,繼承了岳父的產業,成為一位大財主,生活奢華。弟弟阿里巴巴則娶了一個貧窮的女子,以砍柴和賣驢為生,日子過得十分清苦。 一天,阿里巴巴像往常一樣在森林深處砍柴時,遠遠看見一隊騎馬的人揚起漫天塵土,向他這邊馳來。他害怕被搶劫,便迅速爬上一棵茂密的、可以俯瞰一塊巨大岩石的大樹,躲藏起來。 他看到那隊人馬共有四十人,他們個個裝備精良,看起來不像士兵,倒像是強盜。他們來到巨岩前,一個看似頭領的人走上前,對著岩石大喊: 中文:「芝麻,開門!」 阿拉伯文原文:「افتح يا سمسم」(Iftaḥ yā Simsim) 話音剛落,巨岩前一扇看不見的門奇蹟般地打開了。四十個強盜將馬背上沉重的袋子卸下,搬進山洞裡。過了一會兒,他們空手出來,頭領再次對著洞口喊道: 中文:「芝麻,關門!」 阿拉伯文原文:「اغلق يا سمسم」(Ighlaq yā Simsim) 門隨即關閉,岩石恢復了原狀。強盜們騎上馬,呼嘯而去。 等他們走遠後,阿里巴巴從樹上下來,好奇地走到巨岩前,模仿著強盜頭子的語氣,也喊了一聲:「芝麻,開門!」 石門應聲而開。阿里巴巴走進去,發現裡面是一個巨大的洞穴,堆滿了無數的金幣、銀幣、綾羅綢緞和各種奇珍異寶,這些都是強盜們數代以來劫掠積累的財富。他驚喜交加,立刻用他帶來的袋子裝滿了金幣,用驢子馱回家。 卡西姆的貪婪與死亡 回到家後,阿里巴巴的妻子看到這麼多金幣,又驚又喜。為了點算金幣的數量,她想向富有的嫂子借一個量穀物的量斗(measure)。卡西姆的妻子對這戶窮親戚突然要量東西感到好奇,便偷偷在量斗底部塗上了一層蠟,想看看他們要量什麼。 當量斗還回來時,她驚訝地發現斗底黏著一枚金幣。她立刻把這件事告訴了丈夫卡西姆。卡西姆嫉妒心起,立刻衝到弟弟家,逼問他財富的來源。誠實的阿里巴巴只好將強盜洞穴和通關密語全盤托出。 第二天凌晨,貪婪的卡西姆帶著十幾頭騾子,迫不及待地趕往洞穴。他順利地用「芝麻,開門!」進入了寶庫。看著滿坑滿谷的財寶,他欣喜若狂,拼命地往袋子裡裝金幣。然而,當他裝滿財寶,準備離開時,巨大的興奮與貪婪讓他頭腦混亂,他竟然忘記了那句關鍵的密語。 他試了「大麥,開門!」、「小麥,開門!」,但石門紋絲不動。他越是著急,就越想不起來。不久,四十大盜回來了,發現洞門緊閉,但門口卻多了幾頭騾子。他們拔出彎刀,用密語打開石門,發現了在裡面驚慌失措的卡西姆。 強盜們毫不留情地殺死了他,並為了警示他人,將他的屍體切成四塊,掛在洞口內側。 女僕馬爾佳娜的智慧 卡西姆一夜未歸,他的妻子焦急萬分,求助於阿里巴巴。阿里巴巴前往洞穴,發現了哥哥慘不忍睹的屍體。他將哥哥的屍塊用袋子裝好,運了回來,交給了聰明的女僕馬爾佳娜處理後事。 馬爾佳娜臨危不亂,她深知此時必須保密,不能讓外人知道卡西姆是被謀殺的。 縫合屍體:她先去藥店買了藥,謊稱主人病重。接著,在天亮前,她找到一位年邁的裁縫巴巴·...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7 分
  • 《外送員阿義與他的雲端芝麻洞》
    2025/08/08
    人物介紹: 阿義 (阿里巴巴): 一位佛系美食外送員。人生哲學是「慢慢騎,比較快」,最大的夢想是換一台不會半路熄火的二手Gogoro。 志明 (卡西姆): 阿義的親哥哥,股市名嘴兼房產達人。口頭禪是「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人生哲學是「你不割人,人就割你」。 Mona (馬爾佳娜): 志明家的菲律賓籍家庭幫傭,看似沈默寡言,實則擁有CIA等級的觀察力與MacGyver等級的應變能力。 比特幣盜團: 一個由四十大盜轉世投胎組成的高科技犯罪集團,專營虛擬貨幣炒作與洗錢。頭目是個熱愛穿潮牌、滿口區塊鏈術語的文青。 深夜的外送與雲端寶庫 在一個萬物皆漲,唯獨薪水不漲的「大通膨時代」,阿義正騎著他那台比阿公還老的油車,送著當天的第五十份訂單——一份要送到林口山區某廢棄工業園區的「全糖大冰奶」。 「哪個神經病會在這裡喝奶茶?」阿義心裡嘀咕著。 他把奶茶掛在園區門口,正準備回報「訂單已送達,祝您有個愉快的一天」時,遠方駛來了幾輛看起來很貴的黑色保母車。阿義嚇得立刻躲進一人高的芒草叢裡,順手打開手機錄影,心想:「拍到什麼社會檔案,搞不好還能賣給記者換點年終。」 只見一群穿著潮牌T恤的年輕人下車,為首的文青頭目走到一個破舊的貨櫃屋前。他拿出一個看起來像遊戲機的東西,對著貨櫃門,用一種莊嚴而詭異的語氣,朗誦了一長串密碼: 中文:「天乾物燥,小心火燭。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人生短短幾個秋,不醉不罷休。芝麻,開門!」 現代密語 (Mnemonic Phrase):「Dry sky, dry things, watch out for fire. Eat grapes don't spit grape skin, don't eat grapes spit grape skin instead. Life is short for only a few autumns, won't stop till I'm drunk. Open Sesame!」 貨櫃門應聲開啟,露出了裡面一整排閃爍著藍光的伺服器。他們進去操作了一番,出來時個個喜形於色,顯然是剛完成了一筆「大生意」。 等他們走後,好奇心戰勝了飢餓感的阿義,也學著那段繞口令般的密語,成功打開了貨櫃門。他發現這是一個巨大的「冷錢包」伺服器,裡面存著價值上億的比特幣和以太幣。阿義心臟狂跳,他不懂什麼是區塊鏈,但他認得錢。他用手機掃了一個最小的QR Code,轉了0.01顆比特幣到自己剛註冊的錢包裡,然後火速逃離了現場。 股市名嘴的貪婪之死 賣掉虛擬貨幣的錢,讓阿義終於換了台電動車,還清了卡債。他哥志明見他突然「發達」,立刻把他請到自己信義區的豪宅「喝咖啡、聊是非」。 在志明那價值千萬的進口沙發上,老實的阿義三兩下就被套出了全部的秘密。志明一聽,兩眼放光,彷彿看到了數不清的韭菜田。他痛心疾首地對阿義說:「弟弟啊!你怎麼這麼沒出息!這是一個財富重分配的機會啊!你這是把帝寶豪宅的鑰匙拿去開路邊的鎖!讓開,讓專業的來!」 隔天,志明西裝筆挺地開著他的保時捷,滿懷信心地來到貨櫃屋。他用那段繞口令進了門,看著螢幕上那一長串天文數字,興奮到幾乎要心肌梗塞。他準備把所有資產一次性轉出,但在那個介面上,他突然發現自己忘記了「登出」的密語。 「是『葡萄』還是『芭樂』?是『幾個秋』還是『幾個愁』?」志明急得滿頭大汗。就在這時,盜團回來了。 他們看著這個穿著亞曼尼的陌生人,面面相覷。頭目冷笑一聲:「先生,走錯棚了嗎?我們這裡是拍電影的,你這個角色……我們劇本裡沒有喔。」 志明被當場「登出」了人生伺服器。為了不留痕跡,盜團把他處理得乾乾淨淨,彷彿他從未踏入過那個貨櫃屋。 萬能女傭Mona的逆襲 志明的老婆見丈夫徹夜未歸,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家裡最鎮定的,反而是女傭Mona。她觀察到,志明的電腦還開著,上面有他搜尋「林口廢棄工業園區」的紀錄。她心中已有了不祥的預感。 為了穩住局面,Mona開始了一系列神操作: 破解標記:盜團透過行車記錄器,鎖定了志明的車牌,一路追查到他家樓下。一個駭客小弟在社區的公用Wi-Fi上,留下了一個隱形的數位標記,準備半夜動手。Mona在打掃時,發現了網路異常。她不懂什麼是駭客,但她懂生活。她直接走到社區的電信箱,把總電源關掉五分鐘再重開。簡單粗暴的「重啟大法」,讓駭客的標記消失在茫茫的數據海裡。辦事不力的駭客小弟,回去後被頭目罰抄一百遍密碼繞口令。 油罈V.S.殺蟲劑:幾次失敗後,盜團頭目決定親自出馬。他偽裝成「社區瓦斯安檢員...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9 分
  • 格林兄弟《青蛙王子與鐵胸亨利》 (1812,The Frog Prince and Iron Heinrich: The Original)
    2025/08/07

    你以為青蛙變王子,是因為一個浪漫的吻嗎?不──在格林兄弟1812年記錄的最初版本裡,改變命運的,不是愛,而是憤怒與暴力。
    《青蛙王子或鐵胸亨利》是格林童話的開篇之作,也是最原始、最直接觸及人性幽暗的篇章。
    在這個版本中,公主不是善良溫柔的形象,而是被寵壞、情緒化又暴力的女孩;而真正令人動容的,不是她與王子的結合,而是僕人亨利──一位用鐵箍束住心臟的忠僕,他的痛苦與喜悅,遠比童話更真實。
    這是一個關於承諾與背信、忠誠與重生的古老故事。
    不是每個童話都柔軟,但每個童話都在告訴我們某些關於「人」的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
  • 《哥哥問AI》20趴關稅對我們有什麼關係?
    2025/08/02
    我是台灣一家做金屬零件加工廠的頭家,工廠裡有五十幾個員工。你問我這件事為什麼會衝擊台灣民生?我用我的角度,講給你聽。 昨天消息出來,我整晚沒睡好,今天一早開會,整個辦公室氣氛有夠差。這不是危言聳 सुन,這是一場海嘯,而且我們這些中小企業就在第一排。 第一、我的訂單,就是員工的薪水單 你以為20%關稅是國際新聞、是財經數字?不是。對我來說,它就是一張張算得出來的虧損單。 我做的是外銷美國的零件,毛利抓得好的時候大概15%,差一點就剩10%。現在美國客戶直接要在價格上多加20%的關稅,你告訴我怎麼辦? 我有兩個選擇:我自己吸收: 等於我每出一批貨,不只沒賺錢,還要自己從口袋掏5%~10%倒貼出去。我是在做生意,不是在做慈善,工廠的開銷、機器的折舊、員工的薪水和勞健保,哪一樣能停?我撐不了三個月。請美國客戶吸收: 他們憑什麼要吸收?他馬上可以把訂單轉去越南、轉去墨西哥,那邊沒有關稅。甚至轉去日本、韓國,他們的稅率都比我們低5%。我們馬上就從「優質供應商」變成「最貴的供應商」。客戶殘酷的很,他只看成本,不會跟你講情面的。這兩個選擇,終點都一樣:沒有訂單。 沒有訂單,我拿什麼發薪水?我這五十幾個員工,背後就是五十幾個家庭,有房貸、有車貸、有孩子的學費。我一倒下,他們的生活就馬上出問題。這,就是最直接的民生衝擊。 第二、這是一場骨牌效應,誰都逃不掉 你可能覺得,你不是在出口工廠上班,應該沒你的事。錯了,全都連在一起。 我的工廠倒了,會發生什麼事?幫我送貨的貨運司機大哥,就少了一份固定的生意。賣我原料的上游材料行,就斷了一個客戶。中午幫我們幾十個員工做便當的自助餐阿姨,一天就少了幾十個便當的收入。幫我們維護機器的老師傅,也沒工作了。甚至工廠巷口那間飲料店,可能每天都少掉二、三十杯的訂單。現在,你把這個情況,乘以「成千上萬」家跟我一樣的出口工廠。從電子廠到工具機廠,從自行車零件到紡織廠,大家面臨的處境都一模一樣。 當大量的工廠開始放無薪假、開始裁員,整個社會的消費力會瞬間凍結。大家口袋裡沒有錢,或害怕明天就沒有錢,誰還敢去餐廳吃飯?誰還敢買新衣服?誰還敢去國旅? 到時候,受影響的就不只是我們這些工廠。餐廳老闆、百貨公司、夜市攤販、計程車司機、房東……所有人的生意都會變差。店面租不出去,路上的人潮變少,整個內需市場會死氣沉沉。 這就是為什麼衝擊的是「民生」。 關稅這顆石頭,丟進的是出口這個池塘,但濺起來的水花,會淋濕岸上的每一個人。一開始是出口產業的哀嚎,接著是大規模的失業潮,最後就是整體社會的消費降級與生活水平倒退。我們過去引以為傲的經濟活力和安穩生活,會在這場風暴裡被侵蝕得一乾二淨。 ---------------【問題】-------------------- 那麼我再問你 目前台幣升值也會有影響嗎 問得很好,你問到另一個讓我們睡不著的關鍵了。 當然有影響,而且是極為致命的影響。 如果說20%關稅是迎面而來的一記重拳,那台幣升值就是從背後補上的一刀。這是最可怕的**「雙重打擊」(Double Whammy)**,我們做外銷的最怕這個。 我一樣用簡單的例子講給你聽,你會立刻明白我們被夾殺得有多慘。 假設我賣一個零件給美國客戶,報價是100美元。 情況一:關稅來臨前,匯率正常時 (例如 1美元換32台幣) 客戶付我100美元,我換成台幣,就是: 100美元×32=3200元台幣 這3200元,就是我拿來支付台灣的廠房租金、員工薪水、水電費、還有我自己的利潤。 情況二:現在,關稅 + 台幣升值一起來 (例如 1美元只換到30台幣) 現在發生了兩件事:【對外】關稅讓我的價格失去競爭力: 我的100美元報價,到了美國客戶手上,因為加了20%關稅,他的成本變成了120美元。他馬上哇哇叫,要求我降價,否則他就要去找別的供應商了。【對內】台幣升值讓我的收入縮水: 「台幣升值」聽起來好像是台灣變強了,但對我們出口商來說,意思是同樣的1美元,能換到的台幣變少了。從32塊變成30塊,這就是「升值」。現在,我們把這兩件事放在一起看。 為了留住那個嫌120美元太貴的美國客戶,我可能被迫要降價,比如我把我的報價從100美元降到95美元,跟他共體時艱。 然後,我拿著這好不容易才拿到的95美元,回到台灣換成台幣。但因為台幣升值了,...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1 分
  • 安徒生初版故事,1861《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Hvad Fatter gjør, det er altid det Rigtige)
    2025/07/30
    為您呈現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於1861年發表的,一則充滿溫暖、幽默與民間智慧的童話故事——《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Hvad Fatter gjør, det er altid det Rigtige)的原版詳細故事。 關於版本 首先,關於「其他版本」的詢問。安徒生這篇故事的結構,源自一個非常古老的歐洲民間故事類型,在「ATU故事類型索引」中被歸類為1415型「幸運的交易」(Trading Away One's Fortune)。這類故事的核心情節都是主角做出一連串看似越來越虧本的交易。 其中最著名、情節也最相似的,是挪威民間故事收藏家亞斯比約恩森和莫伊(Asbjørnsen and Moe)記錄的《山坡上的古布蘭》(Gudbrand i Lia)。故事中的主角古布蘭也是用馬換牛、牛換豬等,一路換下去,他的妻子同樣對他的所有決定都表示讚賞,最終為他贏得了一場打賭。 因此,可以說安徒生是用他獨特的文學風格和溫暖的筆觸,重新演繹了一個經典的民間故事母題。 安徒生1861年《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原版完整詳細故事 第一部分:出發前的愛與信任 故事發生在鄉下,住著一對非常恩愛的老夫婦。他們雖然貧窮,但生活得很快樂。家裡除了些零碎傢俱,最值錢的財產就是一匹馬。 有一天,老婆子 (Mutter) 對她親愛的 老頭子 (Fatter) 說:「今天鎮上有市集,你騎著馬去吧。看是把它賣掉換點錢,還是換點什麼更有用的東西回來都行。你做的決定總是對的。」 於是,老頭子梳理好馬毛,準備出發。老婆子親自為他繫好領巾,用手掌將他的帽子擦了又擦,並在他嘴上親了一下。帶著妻子的祝福和信任,老頭子上路了。 第二部分:一連串「糟糕」的交易 老頭子騎著馬,在前往市集的路上,開始了他一連串的交易: 馬 (Hest) 換 牛 (Ko) 他遇到一個牽著一頭漂亮母牛的男人。老頭子心想:「牛能產奶,對我們家來說比馬更有用。」於是他高興地用自己的馬換了那頭牛。 牛 (Ko) 換 羊 (Faar) 他牽著牛繼續走,又碰到一個趕著一隻雪白綿羊的人。他想:「我們的草地不大,養牛有點浪費,養羊正合適!我們能有羊奶和羊毛。」於是他又高興地用牛換了那隻羊。 羊 (Faar) 換 鵝 (Gaas) 他趕著羊走了沒多遠,看到路邊有個男孩抱著一隻肥大的鵝。他心想:「把這隻鵝帶回家,老婆子可以把它養在我們的小水塘裡,到聖馬丁節時我們就能吃到烤鵝了!」於是他又高興地用羊換了那隻鵝。 鵝 (Gaas) 換 雞 (Høne) 他抱著鵝來到市集邊緣,看到一個柵欄裡有一隻漂亮的母雞。他想:「雞會下蛋,幾乎是自己養活自己!這比鵝實用多了。」於是他又高興地用鵝換了那隻雞。 雞 (Høne) 換 爛蘋果 (raadne Æbler) 走進鎮裡,他覺得又熱又渴,便走進一家小酒館想喝杯酒。他看到店主的僕人正吃力地搬著滿滿一口袋的爛蘋果。老頭子問那是什麼,僕人說是給豬吃的爛蘋果。老頭子心想:「我們鄰居那位窮學校的校長最愛吃蘋果了,但他家連爛蘋果都沒有。我把這些送給他,他該有多高興啊!」於是他用自己剛換來的雞,換了那整整一袋子的爛蘋果。 第三部分:酒館裡的賭注 老頭子扛著爛蘋果,心滿意足地走進酒館。他想把自己的經歷說給別人聽聽,顯擺一下自己有多能幹。 酒館裡正好坐著兩位有錢的 英國紳士 (to fornemme engelske Herrer),他們駕著裝滿金幣的馬車旅行。他們聽完老頭子這一連串的交易後,捧腹大笑,嘲笑他回家肯定會被老婆子痛罵一頓。 老頭子挺起胸膛,驕傲地反駁道: 「她不但不會罵我,還會給我一個吻,並且說:『老頭子做事總不會錯。』(Jeg faaer Kys og ikke Knubs... Mutter vil sige: Hvad Fatter gjør, det er det Rigtige.)」 英國紳士們不信,便和他打賭。他們說:「我們用滿滿一斗的金幣跟你賭!如果你說的是真的,金幣就歸你。」於是,一行人(包括老頭子、兩位紳士和酒館老闆)一同坐上馬車,前往老頭子的家。 第四部分:愛情的勝利 他們回到那間簡陋的小屋。老婆子熱情地出來迎接。老頭子讓英國紳士們待在門外,自己先進去向老婆子講述今天發生的事。 他每講完一樁交易,老婆子都報以最熱情的讚美: 聽到馬換牛,她高興地拍手:「太好了!這下我們餐桌上就有牛奶、奶油和乳酪了!多麼棒的交易!」 聽到牛換羊,她說:「你真是想得周到!我們有草地養羊,能喝羊奶,還能有羊毛織的襪子和衣裳!」 聽到羊換鵝,她說:「哦,我親愛的老頭子!你總想著讓我高興!...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
  • 《那頂浸血的小紅帽》
    2025/07/29

    它起初並不是紅色的。
    最初,它只是一頂再也平凡不過的桃紅色棉帽,是奶奶在一個暖洋洋的午後,一針一線為她織成的。那顏色,像春天第一朵綻放的桃花,帶著一點羞澀,一點天真。她叫它「小紅帽」,因為戴上它時,她總感覺自己被全世界最溫暖的愛意包裹著。

    這不是一則童話,而是一場來自現代社會的公審與獵巫。
    一頂原本代表溫暖與純真的帽子,在流量與謊言的撕扯下,變成了血染的證據。
    當善良無法自證、當輿論凌駕真相、當戴著羊皮的狼群用愛之名進行狩獵,一位年輕女子的信任與生命,最終被整個社會吞噬殆盡。
    這是一場關於「正直」的葬禮,也是一頂帽子的反擊。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7 分
  • 《信義區的公主病與外送的青蛙(阿忠愛。在線)》
    2025/07/17

    「叮咚!」一聲,是他同鄉的死黨「阿忠」傳來的語音訊息,背景還聽得到發財車廣播賣水果的聲音:「兄弟,你家那筆信貸,我先處理掉了啦!」
    「叮咚!」第二聲:「還有你的學貸,也清了!別在台北那種地方被人看不起!」
    「叮咚!」最後一聲:「卡債也沒了!你胸口那三條鐵箍,我幫你敲斷了!快點回來南部!別再漂了,回來跟我一起打拼!」

    螢幕上跳出的還款成功通知,就像三道清脆的響聲,敲斷了那幾年來緊緊箍在他心上、名為「債務」的鐵箍。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輕鬆。
    就在這時,手機又響了,是LINE的來電,顯示著「阿忠 - 發財車水果行」。阿忠是他同鄉的麻吉,一直在南部鄉下開著發財車賣水果。

    「兄弟!」電話那頭傳來阿忠爽朗的聲音,「聽說你現在是全台灣最紅的番茄大王啦!我就知道你一定行!台北那種地方不適合我們啦,你錢還清了沒?快點回來,我的發財車副駕永遠給你留著,我們一起把水果生意做大!」

    阿哲看著窗外信義區的霓虹,聽著那熟悉的、帶著南部口音的關心,笑了。他知道,解救他的不是公主,也不是網路聲量,而是遠方那個始終在鄉下開著發財車賣水果,一心盼著他回家的兄弟。阿忠才是那個在他最落魄時,默默幫他扛下一切的「鐵胸亨利」。

    他跨上那台掉漆的Gogoro,發動引擎,駛離了信義區的霓虹。他不需要八匹白馬的馬車,因為他將騎著自己的鐵馬,載著真正的自由與忠誠,回到屬於他的王國。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0 分
  • 《不倒的阿誠:行人地獄裡的最後一哩路》
    2025/07/07

    「我一直覺得我不夠完整。現在我才明白,其實這城市才是不完整的。」
    ──阿誠 留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mac16fjl0lpq01ys1xtgdquc/comments
    「你現在收聽的是《AI聯播網》——我們用人工智慧重現歷史、觀察社會、打開童話與時事的另一面。在這裡,真相不是單選題,觀點不只一條路,AI陪你聽見更多聲音。」

    📘
    AI史記:重現真相的演算法
    沈律安/韓正浩
    重啟歷史的記憶體,由演算法與邏輯拼湊出事件的真相。

    🎧
    AI場外聯播區
    林解析/李真理
    我們不只談新聞,也談那些「沒上新聞但應該被談」的事。

    🎙️
    AI有事嗎?
    春仔/曉鈴/阿盤 V1.1
    童話、台灣、反思與笑聲,春仔、曉鈴、阿盤與AI共演的荒謬舞台。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