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治冬季癢 中醫HOLD住皮脂水分 
    2025/11/05

    這篇由施丞修中醫師受訪文章,主要探討如何以傳統中醫方法來防治冬季皮膚乾癢的問題。文章指出,秋冬季節因氣溫降低、皮脂分泌減少以及血液循環變差,容易引起皮膚發癢,特別是體質偏乾或身體機能較差者。從中醫角度來看,冬季癢多屬陰虛血燥體質,意指體液(陰)不足導致火氣上升,遇熱時皮膚水分更易蒸散而刺癢。文章建議,除了使用乳液護膚,還需透過中藥滋陰補腎或清火調養體質,並列舉了麥門冬、何首烏等藥材,以及禁食麻辣、油炸等刺激性食物,同時強調洗澡水溫不宜過熱,才能有效**「HOLD住皮脂水分」**,根本解決冬季癢的困擾。

    施丞修中醫師文章:https://healthmedia.com.tw/main_detail.php?id=29121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2 分
  • 中風黃金針灸期-避免後遺症
    2025/11/05

    此由施丞修中醫師探討中風初期以針灸急救來配合西醫治療的內容。 雖然,中風有黃金救援三小時的說法,但如果能在中風當下進行針灸急救,幾乎可以免除或大幅減輕後遺症。 內容解釋了中醫對中風的理解,認為它是氣血不通或身體「當機」的表現,並區分了阻塞型(氣滯血瘀型)和出血型(肝陽上亢型)中風。 此外,還分享了針灸的成功案例,並建議民眾在撥打救護車後,可嘗試在指尖放血作為初步急救,以爭取治療時間。 最後,施醫師呼籲中西醫合作,來強化療效以減輕病患終身後遺症的遺憾。性。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
  • 癢疹終於能自我修復:中醫解析與康復歷程(診間話)
    2025/11/05

    此內容是中醫師施丞修與一位長期受皮疹困擾病患的對話內容所錄製,患者開始能感受皮膚從反覆發作逐漸轉向自我修復的差異與以中醫概念治療的關鍵轉捩點在何處。談話間,患者特別指出皮疹開始會「自己消退」,體驗到這是體內濕熱體質顯著改善的證明。施丞修醫師說,這是體內的「發炎率->下降」與「自癒力->提升」之間「扶正祛邪」概念的臨床實踐,並強調治療目標是平衡而非壓制免疫系統。最後,施醫師提出了**「三毒二債」的自我檢測框架,強調皮膚病康復是一個醫病雙方各負百分之五十責任**的合作過程,並鼓勵病患掌握生活習慣的調整,以維持長期的穩定健康。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8 分
  • 接觸性過敏原西醫分類與中醫治則
    2025/11/04

    提供的文字討論了接觸性過敏原的分類系統,其主要目的是幫助患者避免接觸這些過敏物質。此分類將過敏原分為六組,涵蓋了從香料、非香料化妝品成分,到局部用藥、橡膠、服裝、黏合劑和金屬等多種來源。此外,文章還引用了中醫師施丞修的觀點,說明中醫對待接觸性皮膚炎的治療哲學,強調在發病期治療發炎體質,以減輕發炎反應並最終使皮膚能適應適量的過敏原。中醫治療根據患者的體質,例如燥熱、濕熱或瘀熱,採用不同的草藥進行調理,這與西醫強調永遠避開過敏原的做法有所區別。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7 分
  • 男性不孕症:中醫觀點與調理
    2025/11/04

    這段文字節錄自一個討論男性不孕症的醫學訪談影片,主持人與施丞修中醫師探討了這一主題。訪談首先提到,雖然傳統觀念常將不孕歸咎於女性,但事實上男性因素佔了相當比例,且隨著現代生活壓力和醫學發展,男性不孕問題日益受到關注。中醫師詳細說明了導致男性不孕的各種後天因素,包括過瘦或過食過勞與熬夜吸菸情緒壓力(勞心),以及久坐等,並以中醫角度解釋了這些因素如何影響身體健康與精子品質。最後,醫師提供了一道名為何首烏雞湯藥膳食療配方及其加減法,用以調理身體,並提醒大眾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避免高溫穿著寬鬆以保護生殖健康。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8 分
  • 中醫論述鼻子過敏防治之道
    2025/11/04

    此篇引文記錄了施丞修中醫師關於中醫防治鼻子過敏的觀點。 施醫師認為,雖然塵蟎、寵物毛髮和黴菌等是常見過敏原,但人類原本具備與這些物質及氣候變化共存和適應的能力,過敏的關鍵在於個體適應不良。 因此,中醫治療的重點在於調理體質,目標是重建皮膚的寒溫調控能力和呼吸道黏膜對空氣品質的調適能力。 治療方法包括針對肺氣虛、肺陰虛、肺氣壅塞或痰飲壅肺等不同症狀進行藥物調理,同時也需要調整生活習慣,如注意溫差變化、戴口罩、避免冰品涼飲等。 總體而言,中醫強調預防勝於治療,透過調理使身體恢復適應力,減少對過敏原的敏感,並提醒在體質重建完成前仍需避開嚴重過敏原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1 分
  • 慢性痠痛,您沒聽過的病因與治療
    2025/11/03

    此根據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與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施丞修醫師的演講稿,討論了長期慢性酸痛難以治癒的原因中醫治療的觀點,內容指出若急性疼痛超過兩週未癒即進入慢性期,此時需考量數種不易發現的病因。主要原因包括疼痛不在受傷處,可能導因於肌肉沾黏骨位不正,需透過小針刀或整脊處理;另一主要原因是虛勞損傷,特別是熬夜或長時間勞動者,需從調理肝腎虛火著手。文章同時強調了推拿、刮痧、放血等治療的侷限性,認為它們多為治標不治本的淺層舒緩,並建議針灸可作為第一線治療。最終結論指出慢性疼痛的病因通常是複合性的,若中醫師只懂單一療法,便難以找出全部病因,造成療效不彰。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0 分
  • 「感冒」與「鼻過敏」一次分清楚
    2025/11/03

    此文章標題為「中醫觀點 過敏與感冒的辨別」,作者為中華黃庭醫學會理事長與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監事長施丞修,其主要內容是區分溫差型鼻過敏與病毒型感冒。文章指出,鼻過敏常見於季節轉換或氣溫變化時,表現為流涕、咳嗽、噴嚏與鼻塞等症狀,但並非病毒引起,經常被誤認為久治不癒的感冒。此外,作者提出一般感冒具有「突發性怕冷」、「突發性倦怠」、「突發性發燒」與「突發性咽緊痛」四大特徵,而病毒型流感則會更進一步出現嚴重症狀。最後,文章強調了過敏與感冒的本質差異在於病程的長短、傳染性與藥物的選擇,並建議民眾戒除冰品與做好保暖以達到調養體質的保健目的。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