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EP57 從台灣 Intel 到美國微軟
    2025/07/20
    這一集我們請到了現在在微軟的 Jasmine Chang。Jasmine 分享了她在 Microsoft Azure 產品行銷團隊的工作經歷,包括她的日常工作內容、績效衡量方式以及 Azure 雲端服務的賣點。她也談到了在大公司管理專案與跨部門協調的策略,並分享了她在工作期間攻讀 UIUC 商學院線上 MBA 的經驗,以及這段學習對職涯發展的影響。 🎙️ 節目來賓介紹 Jasmine 現任 Microsoft Azure 產品行銷經理,專注於雲端基礎設施中的硬體行銷(如自研晶片、伺服器等),人目前定居紐約。過去在 Intel 工作了六年多,從實習轉正職,歷經不同的職位轉換與產品推廣經驗,期間住過美國多個城市。大學主修外文系,無技術背景,靠著實習機會展開科技業職涯。 💼 職涯起點與轉折 大學時期從台北 Intel 開始實習,後隨主管轉至美國總部並完成學業。初期職位為 GM 特助,參與內外部會議與業務規劃,累積商業視野。在 Intel 後期開始接觸 Product Marketing,負責產品上市與 GTM(Go-to-Market)策略,成為進入產品行銷領域的關鍵轉捩點。🏢 Intel 與 Microsoft 工作比較 Intel:負責具體產品的行銷推廣,有清楚的用戶與營收目標,行銷活動圍繞特定實體產品。Microsoft Azure:行銷對象偏向 B2B Decision Makers(如 CTO、CIO),產品非直接銷售硬體,而是建立 Azure 硬體創新、可信賴的品牌形象,強調整體基礎建設的實力與差異化。🔧 工作內容與績效衡量 年度重點事件如 Microsoft Ignite 發表自研晶片(如 Maia、Cobalt)。工作包括與工程、公關、媒體關係、分析師團隊密切合作,策劃產品發表、產出各式內容(影片、文章、社群貼文)。績效指標以「曝光量(impressions)」、「媒體提及」、「正面聲量」等為主,強調品牌感知與市場信任的建立。🎓 進修與職涯思維 攻讀線上 MBA(UIUC 商學院),非為轉職而是強化策略與商業溝通能力。認為 MBA 有助於建構思維架構,但在最新技術趨勢上需結合實務經驗。建議根據個人目標選擇全職或兼職、線上或線下課程。🧠 個人特質與反思 自認個性適合跨部門協作與溝通導向的職位,PM 或產品行銷皆符合此特質。從單一公司跳脫的動機來自自我挑戰,並檢視自己在不同公司中的競爭力與適應力。🌍 從台灣到美國的經驗 Jasmine 分享了台灣教育背景如何過渡到美國科技業,以及在美職場文化中的適應與挑戰。提到作為外國人在美國科技業成功,不只靠技術,還需要清晰溝通、跨文化合作與不斷學習。🎯 關於 MBA 的選擇與職涯規劃 選擇就讀 MBA 的建議:若目標是不離開目前產業、繼續累積實務經驗,可考慮 線上或兼職 MBA。若有轉職、創業或移民美國的打算,全職 MBA 是較佳選項。Jasmine 自己選擇的是線上 MBA,能在職進修,學歷也不會比 in-person 的遜色。MBA 對工作的幫助:學到的邏輯與溝通框架能潛移默化提升職場表現。對於產品策略、說服 stakeholder、策略思考都有正面影響,但不是立即可見的轉變。💼 職涯發展與角色轉換 從 Product Marketing 更靠近 Product 是 Jasmine 的職涯方向。她傾向未來成為 PM,更接近產品開發與策略。在 Microsoft 的 marketing 團隊中,工作內容實際上已涵蓋許多策略性、接近產品設計的範疇(如與 engineering, PM 合作,影響產品方向)。她提到「Inbound vs Outbound marketing」的界線不明確,公司鼓勵 PMM 參與產品方向。轉職 PMM 的建議:技術背景不是唯一關鍵,能將技術轉化為可被理解的故事(narrative)才是核心能力。成功的 PMM 要能快速學習新技術、理解產業趨勢、並傳遞給客戶和市場。🧭 Mentorship 與職場建議 找 Mentor 與 Sponsor:Mentor:提供職涯方向、深聊半成品想法的人,最好是了解你的 senior。Sponsor:在升遷或內部機會上有影響力的人,能在關鍵時刻推你一把。建議:與 mentor 互動要具體準備問題,避免空泛。建立關係與主動溝通:職涯發展建議來自工作中主動尋求、與人溝通,而非等問題出現才求助。關係建立不需刻意定義「你是我的 mentor」,而是自然建立信任感。📚 推薦書籍與個人成長 推薦書籍:《The Artist’s Way》雖與 MBA 無關,但能幫助提升創造力、反思與感性面,對以科技與邏輯為主的職涯是一種平衡。書中包含 8~12 週的練習計畫,如早晨書寫等習慣培養。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 時間 13 分
  • EP56 前麥肯錫顧問分享從管顧業到 Visa 及 Meta 的心路歷程 - 下集
    2025/07/13
    這一集請到Michigan Ross商學院的校友David Lu。在下集中,David提到他為什麼決定離開管理顧問業到 Visa,然後到 Meta 的心路歷程 離開麥肯錫的過程 加入麥肯錫那天,是他那一年最開心的一天。離開麥肯錫那天,也是他那一年最開心的一天。工作壓力極大,常常需要熬夜到半夜,身心疲憊,甚至曾因過勞被送醫治療。工作時間長,幾乎沒有私人生活,周末也常被工作郵件干擾,無法真正放鬆。管顧業晉升壓力大,每兩年約有一半人離開,能留下且升到合夥人者需具備銷售及客戶關係經營能力。雖然經驗寶貴,但覺得這種高強度工作不適合長期發展,想要生活與工作取得更好平衡。希望找到一份工作內容有趣、但工作環境與時間安排更合理的職位。 為什麼選擇 Visa 透過麥肯錫校友網路找到 Visa,與一群前麥肯錫員工合作離開管顧業轉職到Visa後,工作環境改善,工作時間更合理,生活更有彈性。Visa 行銷部門管理超過十億美元的行銷預算,協助制定策略及評估贊助效益工作範圍是與美國中小型銀行合作,協助銀行用行銷工具吸引消費者使用 Visa 信用卡,促使銀行發卡量增加,Visa 從刷卡手續費獲利。透過行銷活動提高刷卡量,直接帶動公司營收。2014年贊助金州勇士隊,由於球隊戰績不佳於是隔年取消贊助,結果2015勇士隊拿下總冠軍。企業內部行銷與管理顧問工作的異同 企業內部行銷團隊像顧問部門,需要幫主管解決策略問題、找資料、提出建議,跨部門溝通等,工作邏輯類似顧問。最大不同在於速度:管顧業工作節奏非常快,一天完成的事在企業內部可能需要一週,企業內部工作節奏較慢且著眼長期執行細節。企業內部行銷要長期思考策略可行性與資源配置,而顧問多是短期專案結束後即離開,企業內部則是長期共事。管理顧問經常面對不同產業與客戶,難以成為某一產業專家。某些專業領域,如科技或AI,公司不一定會找管理顧問,因為顧問缺乏深度產業知識。顧問會聚焦在公司轉型、組織調整、人力策略等傳統問題,但在高科技或快速變動領域,價值有限。從 Visa 到 Meta 轉職經驗 Facebook 給予更高薪資與快速成長機會。在臉書負責全球龐大的行銷預算與跨區域合作。與媒體代理商合作,推廣 Facebook 廣告產品,促進廣告投放增加。與多部門合作密切,包括產品經理(PM)、業務、工程等。Facebook 從社交軟體起家,逐步擴展到硬體(如 AR/VR 裝置)與 AI 領域,短短數年內產生巨大變化與全球用戶基礎。與 PMM 合作的觀察 好的 PMM 能清楚表達產品定位、目標客群及用數據佐證,讓合作夥伴快速理解並推動產品。PMM 除了理解產品本身,最重要的是影響力和整合能力,能讓跨部門團隊共識形成並朝同一目標前進。由於每個人背景不同且工作忙碌,PMM 需要讓大家都覺得產品和目標重要。除了工作能力,大家願不願意合作很大部分取決於彼此的信任和關係。願意主動承擔模糊界線的工作、幫助團隊也是受歡迎的特質。建立長久的人際關係,往往比單一專案的成功更能讓職場發展持續。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45 分
  • EP55 前麥肯錫顧問分享從管顧業到 Visa 及 Meta 的心路歷程 - 上集
    2025/07/06
    這一集請到Michigan Ross商學院的校友David Lu。David台大時從大學時期就立志進入管理顧問業。在上集中,David分享了從被管顧公司拒絕,到終於進入顧問業、甚至加入麥肯錫(McKinsey)的過程,並深入探討管顧業的工作模式、思維訓練,以及這些經驗如何幫助他成長,並能應用到各行各業的日常工作與決策中。 職涯初衷與進入顧問業的過程 大學時期就對管顧有興趣,受到麥肯錫說明會影響。畢業後投遞所有知名顧問公司,但一開始全被拒。後來進入新加坡一家專做金融業的顧問公司,第一份專案在中國信託,之後常駐中國,成為團隊唯一會中文的成員,也因此成為 CEO 間的翻譯。 管顧面試與工作上的學習 面試重邏輯思考,不追求標準答案,而是測試解構問題的能力與思維深度。被要求不斷提出假設、被追問「還有呢?」,直到思路用盡。面試與工作時強調對每件事要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空問問題。提問也要帶有假設或初步觀點,才能顯現深度與專業。管顧業的核心技能與思維模型 最重要的能力是定義問題。若問題定錯,所有後續努力都可能徒勞。管顧會將大問題拆分成小問題,運用邏輯架構(framework)逐步處理。不是給出一個標準解,而是與客戶共同釐清現況、收斂共識、建立可執行的策略。日常可從練習雙面思考開始(如:「核能應否發展?」正反都能辯護)。每個決策都包含利與弊,練習從不同視角思考,有助策略判斷。職場中,不只是管顧,像是 PM、跨部門合作也需要這種能力:快速釐清、深入分析、有系統地提案。不論是否從事管顧工作,這種問題導向、架構清晰、多面思考的能力,都是職場關鍵。學會問對的問題,比馬上給答案更重要。建議大家平時多練習:準備會議前先問自己「我們到底要解決什麼問題?」;用 framework 拆解;針對決策思考正反後果。對顧問業的誤解與實際操作 常見誤解是管理顧問只是把舊方案搬來套用。實際上每個專案都需重新訪談、釐清背景、共創解方。專案價值不只是報告,而是透過過程讓客戶理解問題本質,進而能內部執行、持續運作。實務與理論的落差:管顧不只是提出策略,更關鍵在於「推動落地」,例如推內部訓練計畫時,若同事不支持,就成為紙上談兵。打中痛點的重要性:真正能推動變革的建議,多數都來自打中組織或人員的痛點。如何設計一個成功的會議 會前會的重要性:成功的會議往往不是在會議中完成決策,而是會前已與各部門達成共識。事前的個別溝通,讓會議只是「形式上的確認」。簡報與表達能力的真諦:從100頁內容中提煉成1頁,才是真正的價值。有時候一張投影片,若能精準傳達重點,效果遠勝冗長簡報。說故事能力:一個好的故事可以把複雜的業務、無聊的數字轉化成引人入勝的訊息。與高層溝通的技巧:高層重視的是未來性、跨部門的啟發,而非單一專案是否成功。資訊精煉是尊重:給高階主管的訊息越短越好,甚至一兩行 email 才是標準格式。從顧問業學到如何做人做事 做事重要,做人更關鍵:升遷往往取決於「你能不能影響他人」、「能不能建立信任」。當主管的挑戰:從專業者變成領導者,是完全不同的學習曲線。不好的主管教會你你不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與高手共事是最佳成長捷徑:選擇一個「你不是房間裡最聰明的人」的環境,是成長最快的方式。持續學習與模仿高手的說話方式,將幫助你變得更有影響力與表達力。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45 分
  • EP54 Adobe PMM:從翻轉Forms行銷到Firefly AI - 下集
    2025/06/29
    本集我們邀請到在Adobe擔任主任產品行銷經理的Adrienne Tsai,分享她在Adobe的豐富經驗。Adrienne在職涯初期分別在L'Oreal與Unilever行銷消費者產品。從Kellogg MBA畢業後,她加入Adobe轉戰科技業,在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AEM)事業群負責Adobe Forms的產品行銷,並在幾年內晉升為團隊主管。現在她負責Adobe的生成式AI產品Firefly。 由於內容較為豐富,我們拆為上下兩集。本集為下集,若還沒有聽到上集的朋友們,建議您可以往回收聽。 Adobe AI策略:Firefly Services 超過30個API,包含圖像與影片生成訓練數據無版權爭議,適合企業用戶與Photoshop與InDesign等工具整合企業客制化,建立專屬品牌風格的模型 平衡推廣AI發展與保障創作者權益 為學生提供免費Photoshop確保AI生成內容安全性且無IP侵權風險投資Content Credentials技術提升內容透明度最享受的工作內容 與業務團隊協作贏得交易直接面對客戶解決問題為客戶痛點提供創新解決方案將產品行銷工作與實際業務成果連結職涯發展建議 向主管表達職涯目標,且說明晉升對公司的價值研究他人成功案例並學習建立鼓勵資料夾,保存正面回饋給想成為PMM的建議 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要因產品看似無趣而氣餒主動爭取更多責任與挑戰建立跨部門合作關係,特別是與銷售團隊培養故事敘述能力,學會為不同受眾調整溝通方式保持學習心態,持續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1 分
  • EP53 Adobe PMM:從翻轉Forms行銷到Firefly AI - 上集
    2025/06/22
    本集我們邀請到在Adobe擔任主任產品行銷經理的Adrienne Tsai,分享她在Adobe的豐富經驗。Adrienne在職涯初期分別在L'Oreal與Unilever行銷消費者產品。從Kellogg MBA畢業後,她加入Adobe轉戰科技業,在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AEM)事業群負責Adobe Forms的產品行銷,並在幾年內晉升為團隊主管。現在她負責Adobe的生成式AI產品Firefly。 由於內容較為豐富,我們拆為上下兩集。本集為上集,下集將於下週發佈。 早期背景與加入Adobe MBA畢業後,透過校園招聘加入Adobe經歷競標式面試流程,最終選擇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AEM)團隊,負責Adobe Forms Adobe Experience Manager (AEM) 產品概覽 AEM Sites: 網站後台管理系統Digital Asset Management: 數位資產管理平台AEM Forms: 智慧表單解決方案,專攻數據結構化處理主要客戶為政府機關、銀行、醫療機構等需大量表單處理的企業結構化數據,後端儲存解決方案重振Adobe Forms產品線:一人PMM到團隊主管 團隊重組挑戰:從3位PMM縮減至1位,承擔更廣泛職責與業務建立緊密合作關係,參與客戶簡報、協助達成交易為「無聊」產品線建立吸引力敘事擴展職責範圍至更廣泛的產品組合策略從個人貢獻者到人員管理者 轉換心態:從親力親為到協助他人成功教練式管理:提供完整背景脈絡,並解釋決策原因人才培育:投入心力培養人才,幫助他們成長影響力擴大:當主管能提高個人影響力PMM面試與評估標準 結構化問題分析運用創意來解決問題跨部門合作與溝通能力PMM經驗非必要,重視潛力與學習意願英文並非最重要因素,重點在根據受眾調整溝通方法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48 分
  • EP52 打造工業4.0: Edge AI硬體產品行銷經驗分享 - 下集
    2025/06/15
    本集我們邀請到現在在Premio擔任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產品行銷經理的Annie Yang,來到我們的節目。Annie畢業於USC行銷分析碩士,透過獨特的求職策略,成功進入美國工業電腦公司Premio,專注於工業4.0和邊緣人工智慧產品行銷。在本集節目裡,Annie分享了Edge AI在工業製造領域的創新應用,深入解析硬體產品行銷的實戰經驗,與如何在跨文化環境中建立專業影響力。 由於內容較為豐富,我們拆為上下兩集。本集為下集,若還沒有聽到上集的朋友們,建議您可以往回收聽。 跨文化工作適應 美國職場文化:重視社交活動與工作生活平衡高爾夫、衝浪等活動建立關係與台灣同事密切協作,發揮跨地區優勢時間管理與專案執行的超強能力職涯發展建議 專業證照:像是Intel、Nvidia相關認證數據分析能力:迴歸分析、集群分析、聯合分析樹立個人品牌:個人網站、LinkedIn優化建位美感與創意設計技能:透過Pinterest學習視覺趨勢文件記錄成就,建立升遷基礎AI工具應用與推薦 Google NotebookLLM:依據指定資料做回答與分析Snipd:Podcast內容AI分析與摘要Wistia:影片編輯Synthesia:AI語音合成Canva:視覺設計創作輔助推薦學習資源 State of the Edge 2024報告影片:What is Edge Computing 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48 分
  • EP51 打造工業4.0: Edge AI硬體產品行銷經驗分享 - 上集
    2025/06/08
    本集我們邀請到現在在Premio擔任邊緣人工智慧(Edge AI)產品行銷經理的Annie Yang,來到我們的節目。Annie畢業於USC行銷分析碩士,透過獨特的求職策略,成功進入美國工業電腦公司Premio,專注於工業4.0和邊緣人工智慧產品行銷。在本集節目裡,Annie分享了Edge AI在工業製造領域的創新應用,深入解析硬體產品行銷的實戰經驗,與如何在跨文化環境中建立專業影響力。 由於內容較為豐富,我們拆為上下兩集。本集為上集,下集將於下週發佈。 個人背景與職涯轉換 USC行銷分析碩士畢業鎖定製造業作為職涯發展方向,結合家族事業長期規劃主動出擊的求職策略:鎖定特定產業、個人網站、客製化申請Computex展會面試,加入Premio Premio公司與產品概覽 500-600人規模的工業電腦製造公司洛杉磯、台灣、芝加哥三地辦公室專注於工業電腦解決方案,支援工業化4.0應用邊緣人工智慧 (Edge AI) 產業概況 Edge AI Continuum三層架構:集中式資料中心、服務供應商邊緣、用戶邊緣工業邊緣:穩定環境下的倉儲、製造應用堅固邊緣:石油、沙漠等惡劣環境的耐用設計專業邊緣:軍用、醫療等高規格認證需求解決雲端AI延遲和成本問題硬體產品行銷日常工作 Go-to-Market策略制定與執行新產品導入流程:EVT、DVT、PVT三階段管理內容創作:技術部落格、客戶案例研究、影片製作定價分析與競爭對手研究主導公司PPC廣告投放與關鍵字優化管理競爭環境與市場策略 主要競爭對手以台灣公司為主美國在地製造優勢,符合政府採購需求客製化服務與標準化產品並行建立長期客戶關係,提供完整解決方案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1 分
  • EP50 打造世界級資安產品 - 微軟AI資安PMM主管經驗分享 - 下集
    2025/06/01
    本集我們邀請到現在在Microsoft擔任AI資訊安全產品行銷主管的Tina Ying來到我們的節目。Tina畢業於Berkeley MBA,擁有豐富的產品行銷經驗,從早期在訊連科技進入數位行銷領域,到現在帶領微軟的人工智慧資安產品行銷團隊。在過去八年多的時間裡,她見證並協助微軟從資安產品的初期成長階段,發展到現在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資安軟體公司之一。 由於內容較為豐富,我們拆為上下兩集。本集為下集,若還沒有聽到上集的朋友們,建議您可以往回收聽。 PMM職涯建議 關係建立能力,為影響他人的核心技能內向者也能成功,建立自己的適應性領導風格優先級管理,清楚知道公司與組織的目標與輕重緩急日常實踐的關鍵技能宏觀層面了解市場與產品,以及各部門的需求小勝利的重要性,在團隊中快速做出成績,建立信賴感策略思考證明,透過5頁報告展現策略領導能力 AI對產品行銷的幫助 文案編輯與優化快速學習網路安全與AI主題簡化複雜概念解釋會議摘要整理推薦書籍 MultipliersThe Book of Joy: Lasting Happiness in a Changing World給想加入PMM領域的建議 簡化複雜事物的能力提供不同觀點的價值適應性與學習能力的重要性傳簡訊給我們! 聯絡我們 來信請寄:twpmminus@gmail.com 追蹤我們:Facebook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45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