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點不是你用哪一台閱讀器,而是你怎麼做筆記(我最近在用的電子書閱讀器)
    2025/09/30

    📖 每週一至五,收聽更多書籍摘要與知識精華,訂閱 Sparksine:

    👉 https://splkplus.today


    🎧 在 Patreon 支持我,和我一起走在知識與創作的路上:

    👉 https://www.patreon.com/sparksine


    今集Podcast我想和大家分享的不是某一本書,而是我最近徹底改變的一個閱讀習慣。


    過去幾年,我先後入手了 Kindle、Kobo、Boox Nova Air,甚至最新的 Kindle Scribe 2024 第二代。每一台電子書閱讀器都各有優點,螢幕更大、書寫體驗更流暢、顯示效果也更清晰。但隨著生活進入新階段,尤其是在有了小孩之後,我發現這些「功能再強大」的大型閱讀器,卻在日常生活中越來越難用。


    想像一下:你需要一手抱著小孩,另一手卻要拿著一台接近 10 吋、還有保護套的 Scribe,重量太重,根本無法長時間使用。再加上我在英國生活,通勤時間少,出門多半是開車,這些都讓我很少再有機會使用大型閱讀器。結果,我開始尋找一個更小、更靈活的選擇。


    這時候,所以我選擇了 Boox Palma 這台大約只有手機大小的電子書閱讀器。輕巧、單手就能操作,外出時和 iPhone 一起帶著完全無壓力。


    它不只是解決了攜帶的問題,更讓我重新建立起「隨時隨地閱讀」的習慣。


    P.S 這一集不是廣告,Palma也沒有贊助。


    本集內容重點(章節標籤)


    00:00 開場與主題介紹

    01:00 Kindle、Kobo、Boox 使用經驗

    03:00 為什麼 Kindle Scribe 太重太大

    05:00 Boox Palma 的優勢

    07:30 我的筆記系統:Obsidian + Voice Notes

    10:30 從快速閱讀到深度吸收

    13:00 第二大腦與知識連結

    15:00 結語與行動呼籲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6 分
  • 在壓力鍋裡保持冷靜:「沉靜」為你帶來的力量(好書推薦:駕馭沉靜)
    2025/09/19

    旅行還在煩惱換 SIM 卡、買數據?用 Saily eSIM 一次解決。


    用專屬優惠碼「sparksine」即享 85 折:http://saily.com/sparksine。

    出發前下載 Saily App、安裝 eSIM,落機即上線,免排隊買卡、不怕買假卡,支援 200 多個國家/地區。

    隨時查流量、內建廣告阻擋節省數據,還有 VPN 功能保護私隱。

    出發前記得確認手機支援 eSIM。


    本集Podcast以駕馭沉靜這本書《Stillness Is the Key》(作者:Ryan Holiday)為主軸,說明在高壓與雜訊充斥的年代,為何「沉靜」是做對選擇的核心能力。


    內容涵蓋三則關鍵故事:林肯在憤怒中寫下卻未寄出的信,如何避免情緒主導決策;冷戰臨界點上,領袖以沉著與換位思考化解衝突;以及我在創業競爭與外界比較中,如何不跟風,不做牆頭草,而是回到自我定位。


    三項即用練習:每週固定「獨處時段」以清理思緒、無裝置干擾的專注散步、以及承認更高力量的「責任轉移」練習;並配合三步心法「承認未知 → 虛心請益 → 以經驗累積真正的自信」。


    若你希望在壓力之下維持清晰、在混亂之中堅定前行,這一集會是一份實用的沉靜行動手冊。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35 分
  • 你以為變老是命運?其實只是你沒按這個開關(好書推薦:可不可以不變老)
    2025/09/14

    支持Sparksine: https://sparkplus.today

    www.patreon.com/sparksine


    這一集,我不是在講電影,而是用說故事的方式,帶你拆解《可不可以不變老》這本書。


    你以為變老是命運?其實我們身體裡有一個開關,決定你要「生長」還是「修復」,而這個開關就叫做 mTOR。書裡不只是講科學原理,還教我們怎樣用日常生活的小動作:間歇性斷食、低蛋白飲食、運動、調整溫度刺激……一步一步,讓我們啟動身體的自我修復機制,延緩衰老。


    我會用 CD 刮花的比喻,把複雜的機制講成你聽得懂的故事,告訴你為什麼 DNA 出現錯誤資訊就會讓身體加速老化,也會和你分享我自己實際的做法和改變,讓這些理論變成你今天就能開始試的行動。聽完之後,你會重新看待「老」這件事,知道長壽不一定代表病痛和失去尊嚴,而是可以活得健康、有活力,甚至多過一個人生。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0 分
  • AI最大的謊言,是它說的每一句「你沒問題」
    2025/09/09

    支持Sparksine: https://sparkplus.today

    https://patreon.com/sparksine


    你是否也曾對著 AI 傾訴煩惱,尋求安慰,然後感覺好多了,但現實生活卻一成不變?


    在這集 Podcast 中,我將分享我的個人經驗,揭示為什麼我們需要警惕過度依賴 AI 作為情緒安慰劑。Isaac會深入探討 AI 的建議有時就像「心靈雞湯」一樣,雖然能帶來短暫的溫暖,卻可能隱藏著讓我們停滯不前的危險。


    我並非反對 AI,我自己也大量使用 AI 來輔助工作。但我反對的是「盲目地」聽從 AI 的建議,將其奉為金科玉律。這部影片將告訴你,如何聰明地將 AI 從「人生教練」變為你的「專家顧問」,讓它成為你分析問題、輔助思考的強大工具,而不是讓你逃避現實的安慰劑。


    如果你渴望真正的改變,厭倦了只說不做的循環,那麼這集內容就是為你準備的。


    我將提供三個具體、可立即執行的行動建議,幫助你擺脫空想,邁向實質的個人成長。


    在這集 Podcast 中,你將會學到:


    • [00:00:00] AI 的隱藏危機: 為什麼過度依賴 AI 就像喝下「心靈毒雞湯」?
    • [02:26] 陷阱一:盲目的樂觀: AI 如何讓你誤以為「一切都會自動變好」,而忽略了問題的根源(以《思考致富聖經》為例)。
    • [09:51] 陷阱二:無法對症下藥: AI 為了讓你「感覺良好」,可能會隱藏殘酷的真相,使你永遠找不到真正的問題所在。
    • [14:04] 陷阱三:說了等於做了: 透過「譚仔米線」的有趣故事,看我們如何陷入「思想上的巨人,行動上的侏儒」的困境。
    • [18:41] 💡 解決方案一:採取真實行動! 一個簡單的框架,幫你從「不滿」走向「理想」,將想法化為具體步驟。
    • [22:32] 💡 解決方案二:別只跟 AI 聊天! 為什麼與「真人」交流,學習他們的「經驗」,是 AI 無法取代的成長催化劑。
    • [26:45] 💡 解決方案三:學習並應用技能! 認清 AI 只是「工具」而非「技能」,透過實際應用,完成從「知道」到「做到」的蛻變。
    • [33:19] 總結: 如何正確定位 AI,讓它成為你自我提升的助力,而非阻力。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35 分
  • 你不是意志力差,是你用錯了「計分板」!終結拖延與自責,只需改變這一個想法。
    2025/08/30

    訂閱SparkPlus: https://sparkplus.today


    你是否也定下了新年目標,要看10本書、要每天運動,結果到了年底卻發現一事無成,只剩下滿滿的自責?


    你以為是自己意志力薄弱、太懶惰,但如果問題的根源根本不是這個呢?


    我想與你分享《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中,一個顛覆我認知的核心觀念:拖延與內耗,源自我們內心那塊「只准拿100分,否則就是0分」的完美主義計分板。


    ✨ 你將會學到:


    【打擊率思維】: 為什麼頂尖高手追求的不是完美,而是接受自己有70%的時間都在「失敗」?


    【10秒行動法】: 一個比《原子習慣》兩分鐘法則更簡單的啟動技巧,讓大腦無法拒絕。

    【反向清單】: 拋棄傳統To-do list,改用這個方法,你會看見自己驚人的進步。

    【教練 vs 判官】: 如何停止內心的自我攻擊,成為自己最溫柔的啦啦隊?


    這影片獻給每一個被完美主義困住、渴望擺脫拖延與自責循環的你。希望它能給你帶來「原來如此」的頓悟,以及「我可以」的勇氣。


    時間線 (Timeline / Chapters)


    00:00 - 你也常陷入「目標失敗、瘋狂自責」的循環嗎?


    00:55 - 拖延的根源,不在外在,而在你的「內在系統」


    01:07 - 這本書,號稱能《一本書終結你的拖延症》


    03:11 - 🤯 核心概念:正在摧毀你的「完美主義計分板」


    04:41 - 為什麼我們只接受0分或100分?


    05:21 - 創作者的真心話:錄每集影片前,我也在天人交戰


    07:13 - 【震撼觀點】跑4分鐘的人,遠比不跑的人更接近馬拉松選手


    09:07 - 因為不夠好,反而更能幫助別人?我的真實故事


    13:13 - ⚾️ 解法來了!頂尖高手的「打擊率思維」是什麼?


    15:20 - 為什麼對自己越嚴格,反而越不想開始?


    19:56 - 🚀 【立刻能用的3個行動建議】


    19:59 - 1️⃣ 降低門檻:無痛開始的「10秒行動法」


    23:37 - 2️⃣ 改變記錄方式:拋棄To-do list,建立你的「已完成清單」


    26:54 - 3️⃣ 改變內心對話:別當判官,做自己的溫柔教練


    29:06 - 為什麼你該驕傲地承認自己是「初學者」?


    31:14 - 真心話時間 (與你分享我錄這集時的崩潰時刻)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31 分
  • 巴菲特手握30%現金、停止回購,他在害怕什麼?(Sparksine廣東話讀書會 X 股市漁夫)
    2025/08/22

    美股屢創新高,是牛市延續還是泡沫最後的瘋狂?聯儲局減息在即,90%的投資者都以為是利好,但歷史真相可能讓你大吃一驚。


    今集 Sparksine 再次邀請到嘉賓《捕漁投資學》作者、前《信報》研究部主管、股市漁夫系統創辦人莊博,為我們深度分析當前極其複雜的投資格局。


    莊博以其「股市漁夫」的哲學,提醒我們市場如大海,十號風球切勿出海。他將從宏觀角度出發,揭示特朗普回歸、美元弱勢週期開啟,將如何徹底顛覆過去十幾年的投資策略。


    為何巴菲特手握超過30%現金、一股不回購?為何散戶借貸炒股金額卻創下歷史新高?我們正處於貪婪還是恐懼的時刻?


    🌟 本集重點精華:


    【美元週期逆轉】:為何特朗普上場後,美元長期弱勢幾乎已成定局?這對美股、港股和新興市場意味著什麼?

    【減息的真相】:回顧2001-2003年減息週期,為何美股在高估值下,即使減息5厘依然暴跌近半?這對當下有何警示?

    【市場風險警報】:一個曾兩次預示市場大跌10%-21%的「詭異信號」第三次出現!你必須留意這個技術警訊。

    【估值與風險回報】:莊博分析為何當前美股的風險回報比極不吸引 (Risk 5 : Reward 1),而港股的技術面與估值更具優勢。

    【跟著聰明錢走】:股神巴菲特 vs 散戶指標,一邊極度保守,一邊極度貪婪,歷史站在哪一邊?

    【如何捕捉倍升股】:莊博獨家分享「股票四階段理論」,教你如何識別處於「第二階段」的潛力股,並以港股黑馬為例,詳解捕捉14倍升幅的操作心法。

    【未來部署策略】:未來兩三個月是傳統淡季,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還是積極佈局?莊博給出最真誠的建議。


    無論你是重倉美股、港股,還是持觀望態度,這一集都將為你提供一個嶄新且極具深度的思考框架,助你看清市場迷霧,做出更明智的投資決策。


    關於嘉賓 莊博 :


    《捕漁投資學》作者,《股市漁夫系統》創辦人,前《信報》研究部主管,擁有多年投資經驗,擅長宏觀經濟分析與量化投資策略。


    ▼▼▼ 本集觀眾專享優惠 ▼▼▼


    《股市漁夫系統》獨家優惠:


    https://www.stockfisher.com.hk/


    【時間軸 (Timestamps)】

    00:00:00 - 節目開始 & 嘉賓介紹:莊博

    01:39 - 莊博解說「股市漁夫」的投資哲學:尊重市場、風險為先

    04:23 - 為何近期港股表現如此強勢?

    05:53 - 宏觀佈局:美元弱勢週期开启,將如何影響全球資產配置?

    07:26 - 未來兩個月前瞻:聯儲局9月會減息嗎?特朗普的潛在影響

    10:18 - 市場低估的最大風險:莊博認為特朗普炒掉鮑威爾的機率高達四至五成

    11:09 - 減息不一定是好事?通脹重燃的隱憂

    15:35 - 以英國為鑑:為何央行減息,長期利率反而上升?

    22:28 - 戳破市場迷思:90%散戶認為減息=股市升,為何歷史數據完全相反?

    28:21 - 歷史回顧:2001-2003年科網泡沫下的減息週期,美股、港股均暴跌

    31:51 - 弱美元週期下的投資策略:避開高估值市場

    33:30 - 美股估值分析:已達百年次高水平,風險回報比極不吸引

    38:28 - 投資分析三步曲 (ABC):技術面、估值、市場氣氛

    39:05 - 技術分析:美股市場健康度僅合格邊緣,港股更強

    43:04 - 【高度警惕】歷史上曾兩次預示大跌的「詭異信號」第三次出現!

    49:50 - 港股 vs 美股:技術指標全面對比

    54:49 - 盈利增長陷阱:為何盈利強勁的股票也會不升反跌?(PE Expansion 解說)

    01:04:51 - 股神指標:巴菲特手持巨額現金、停止回購,他在擔心什麼?

    01:06:24 - 散戶指標:「別人貪婪我恐懼」,散戶借貸炒股金額創歷史新高

    01:15:31 - 【核心方法論】莊博詳解「股票四階段理論」

    01:19:36 - 【實戰案例】如何用「四階段理論」提前發現升了14倍的港股黑馬?

    01:30:17 - 總結:未來數月投資者應如何部署?

    01:34:16 - 股市漁夫系統介紹及本集觀眾專享優惠

    01:44:03 - 結語:感謝莊博分享,鼓勵觀眾留言支持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 時間 46 分
  • 一口氣告訴你我的知識管理系統(工具、流程以及方法)
    2025/08/20

    在這集節目中,我將會首次完整公開我個人使用的一套資訊及知識管理系統。


    這套系統正是我能夠持續創作 Podcast 內容、將學到的知識應用於現實生活,並幫助他人更快速學習的秘密武器。


    我會將整個流程拆解為四大核心步驟:【吸收】、【整理】、【記錄】和【應用】,並分享我實際使用的工具與方法。


    你將會學到:


    • 高效吸收: 我如何從實體書、電子書、網絡文章、Newsletter 等多元渠道,利用 Readwise Reader App 統一管理資訊來源。
    • 聰明整理: 如何運用「第二大腦」概念,將看過的重點加上個人見解,把「死的資訊」變成「活的知識」。
    • 系統記錄: 我如何使用 Notion、Obsidian 等筆記軟體,搭配標籤 (Hashtag) 和雙向連結,建立一個隨時可以取用的個人知識庫。
    • 關鍵應用: 最重要的一步!如何將整理好的知識實際應用於工作、創作和個人成長,形成一個學以致用的正向循環。
    • AI 輔助: 分享如何利用 NotebookLM 和 ChatGPT 等工具,幫助預先消化主題、驗證想法,讓學習效率倍增。


    無論你是內容創作者、學生,還是希望提升工作效率的專業人士,這一集都會為你帶來啟發。


    立即收聽,開始建立最適合你自己的知識管理系統,將你看過的每一樣東西,都變成你現實生活中的超能力!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32 分
  • 讓人想聽你說、想跟你說話的三大技巧(好書推薦: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
    2025/08/10

    支持Sparksine: https://sparkplus.today


    HI你好,我是Isaac。

    這個星期想為你介紹《跟任何人都可以談任何事》這本書。

    這本書的目標很簡單:幫助你用讓說話雙方也感到安全舒服的方法來進行溝通。

    整本書都圍繞著三個步驟:

    1. 重述

    2. 包容

    3. 同理心

    整本書都在教讀者如何用安全的溝通方面來跟自己不同的人溝通對話,避免「衝突」出現。

    很多時人和人之間會出現衝突,因為雙方有各自的「想法」,他們認為自己一定要證明自己對,結果讓溝通演變成爭執。

    以下是本書的三大重點:


    SC對話法創造安全的對話環境

    作者提出了一套名為「SC對話法」(Safe Conversations Dialogue)的結構化溝通技巧 。

    這套方法的核心目標,並非要說服對方或尋求共識,而是要創造一個絕對安全的對話環境,讓每個參與者都感覺自己被看見、被聽見、被重視 。

    SC對話法提供了一套由三個核心步驟構成的結構化流程。這三個步驟像三根支柱,共同撐起一個安全的對話空間,讓真正的理解得以發生。

    這三大支柱分別是:

    重述、包容與同理。

    第一支柱:「重述」( 我真的聽見你了 )

    「重述」指的是聆聽者準確地重複說話者所表達的內容、語氣和強度,不添加任何個人詮釋或批判 。

    它的目的非常單純:讓說話者感覺自己真的「被聽見了」。

    作者引用一句話:「沒有回聲,聲音便會消亡。」 重述就是那個至關重要的回聲,它能瞬間降低對話中的火藥味 。

    第二支柱:「包容」( 你的觀點有其道理 )

    「包容」是SC對話法中最具挑戰性,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

    它要求聆聽者暫時放下自己的立場,去理解並承認「從對方的角度來看,他的觀點是有道理的」 。

    這裡必須強調:


    認可不等於同意 。你不需要放棄自己的看法,你只是承認在這個世界上,可以同時存在兩種不同的、但對各自主人翁而言都同樣真實的觀點 。

    第三支柱:「同理」( 我能想像你的感受 )


    在完成重述與包容後,最後一步是「同理」。

    聆聽者嘗試去感受並說出說話者可能的情緒 。它是從理解對方的「想法」進一步到感受對方的「心情」,像是穿上對方的鞋子走一里路 。

    SC對話法是「一條讓旅程變短的漫長道路」。

    雖然單次對話時間較長,但它能有效避免許多小摩擦演變成曠日廢時的冷戰或激烈衝突,從長遠來看,反而大大提升了溝通的效率與品質 。

    這不僅僅是一種溝通技巧,它更是一種全新的、以建立連結為核心的人際互動哲學。透過一次次充滿尊重與理解的對話,我們不僅能修復破損的關係,更能為自己、也為周遭的世界,創造出更多的和諧與可能性。


    Hosted on Acast. See acast.com/privacy for more informatio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