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英《她用一支毛筆,把記憶畫成詩》 《寫字先學品:書法家的修行從性格開始》 《黑白之間,她寫下最繽紛的生命》 《藍軒:一筆一畫,寫出不老的文化心流》』のカバーアート

陳玉英《她用一支毛筆,把記憶畫成詩》 《寫字先學品:書法家的修行從性格開始》 《黑白之間,她寫下最繽紛的生命》 《藍軒:一筆一畫,寫出不老的文化心流》

陳玉英《她用一支毛筆,把記憶畫成詩》 《寫字先學品:書法家的修行從性格開始》 《黑白之間,她寫下最繽紛的生命》 《藍軒:一筆一畫,寫出不老的文化心流》

無料で聴く

ポッドキャストの詳細を見る

このコンテンツについて

《她用一支毛筆,走出一條從未設限的生命書路》
你能想像嗎?一位書法家的人生起點,竟是從母親無草稿、直接刺繡畫龍點睛的雙手開始的?

陳玉英老師,蘭軒,是書法家,是國畫家,是中華書道學會的理事長。而她的第一堂書法課,不是在名校,不在工作室,而是在家中父親寫字、母親繡花的旁邊靜靜看著。

她是七個兄弟姊妹中的老大,浙江人,自小在文化與實用藝術交織的家庭中成長。母親雖是傳統婦女,卻極其開明,堅持要孩子們讀書;父親沒有正式學畫,卻字畫皆通。沒有規訓式的學習,只有耳濡目染,父親一筆一畫教她如何辨識「魚」「蝦」的形與字——那是生活的書法,是家傳的國畫。

而這樣的基礎,竟讓她在學校總是名列前茅,不斷被老師派去參加比賽。成年後,她並未立刻走入藝術,而是在生活間隙中練字、寫文書、慢慢地,筆下那條線,一直延伸進她的生命軸線。

直到二十幾歲,她終於正式拜師學藝。老師是安徽人謝宗安,重技法也重人品。他說:「寫字,先學品性。」

學書法,不只是臨帖。她從篆、隸、楷一路鑽研,每種書體的氣質皆不同,就像人有千種面貌。而當她意識到書法也能「創作」——不是臨摹,而是融合色彩、畫意、節奏與心境,那一刻,她走上了真正屬於自己的風格之路。

她說,書法真正的魅力,是讓人「心靜」,讓人「越學越想學」,是一條永無止境的探索路。如今,即使年過花甲,她仍每週參加寫生活動,帶領兒童書寫、創作,用文字畫出龍舟、讓孩子們在紙上完成一場節慶的夢。

她不只是在書寫文字,她在書寫一種態度:文化不會老,只要我們還在創造它。

你以為書法只是黑與白嗎?她說:「也可以加色彩,只要『不俗』。」書法也能跳脫框架,融入設計、電腦字體、甚至變成畫面主角,關鍵是——你的心,想傳遞什麼樣的氣味與風骨。

當她提到自己還有太多想寫、想創的東西時,那種不服老、不停筆的精神,正是這條藝術之路上最珍貴的墨痕。

#陳玉英 #書法人生 #國畫傳承 #藍軒老師 #藝術與品性 #從筆尖看世界 #文化不老只怕你不寫
加入會員,支持節目: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lu8dm53001e8010c449sdm9v/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まだレビューはありませ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