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ピソード

  • S1E21 她的声音|对话女性疗愈社群主理人:让一切发生,那就很好
    2025/10/22

    在这季的最后一期,我们将声音留在一个更真实、更不完美的现场。
    本期对谈嘉宾是“Moor月亮谷”社群的创办人 Jess。她将纽约女性疗愈社群中的点点滴滴带来——这些活动不是“课程”或“治疗”,而是缓慢而真诚的邀约,是漂泊与停泊之间,一个真诚而流动的场域。我们聊到从“我想要”到“我不想要”的造句练习,聊到冥想中的身体感知,也聊到主理人角色的内耗与转化。Jess说:“我不是一个宇宙中心型的主理人,我甚至比参与者还要紧张,但我学会了允许这一切发生。”
    这一期像是一次社群的体温记录,也是一位女性host关于疗愈、信任、共感,以及自我接纳的公开独白。她和她的社群,在邀请我们去看见敏感与真实。

    ps. 这一期节目因为收音问题可能有点不清楚,希望大家见谅,我真的努力修了!

    【关于第一季与未来】

    这一期也是「她的声音」第一季的收官。
    从“她”这个字出发,七笔画、七个主题,每个主题三位嘉宾——二十一期,一个完整的循环。这一年多里,我们听到了许多不同的“她”。

    第二季也正在慢慢长出它的形状。
    不再只做访谈,也不再急于呈现“完成态”。我们会开启一个名为「聊天室」的新栏目,不只是访谈,也会有更多开放、轻松、甚至带点实验感的讨论。
    期待以全新的方式,再次和你们相遇。

    【内容提要】
    02:12 月亮谷社群:漂泊与停留的女性疗愈空间

    06:20 我有很多很爱的活动,比如探讨女性身体欲望的那一次

    12:00 我们是怎么策划的?设计活动流程已经让我很快乐了

    17:25 有时不必那么多人:我们是小而美的深度体验

    24:30 作为host,我的能力就是感知在场每一位参与者的体验

    32:29 Moor的旧物交换活动:是情感的分享而不是时尚活动

    36:22 现在的我可以更多的信任他人了

    42:35 到底什么是“疗愈”?

    48:51 我也曾羡慕别人社群主理人

    53:37 Let it happen, 那就很好

    【关于Moor月亮谷】

    励志做个温柔且深度的纽约疗愈社群。
    探索女性视角,挖掘女性对话,一起看见彼此。
    我们欢迎自我认同为女性的顺性别及跨性别个体,及非二元人群。no men's land. 生在旷野外,心安处是家。让月光照在每一个人身上,赋予我们爱与意义。

    Instagram: @moor_loveus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 時間
  • S1E20 她的声音|真诚就是必杀技,创业好像没那么难?
    2025/09/07

    这一期,我和我曾经的老师,现在是逸艺国际 CEO 刘鹤臻聊了聊她从幕后到幕前的转变和她的创业故事。
    我们谈到:
    她为什么憋了一年才发出第一条视频;
    面对外貌和发音攻击时,她是如何逐渐训练出“强大心脏”;
    创业和融资的不同选择,以及为什么她坚持“真诚是必杀技”;
    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她怎么看待女性身份与社会角色;

    在她的声音里,有脆弱,也有坚韧;有挑战,也有温柔。这是属于她的声音,也可能是属于你、属于每一个正在学会被听见的人的声音。

    【内容提要】
    02:18 从公众号到视频号:教育者自媒体转型之路

    05:04 专业性vs流量,该如何取舍?

    09:07 如何视频内容策划?运营小伙伴总说我不专业

    12:47 露脸做自媒体需要一个强大的心脏

    18:17 有人骂我英语差,有人骂我鼻孔大,我一笑置之

    20:44 真诚让我和我的公司扛住疫情风险

    30:26 差点签了对赌协议?!

    39:07 靠实诚赚来的第一桶金

    45:25 赚钱不是最大的收获,祛魅和年轻化的心态才是

    刘鹤臻的视频号:逸艺君
    逸艺国际官网:www.artisartedu.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1 分
  • S1E19 她的声音|对话「我觉得可以」主播:不工作就只能起号了吗?!
    2025/08/04

    从发出我的声音开始,「她说SheSaying」的声音也就此诞生。这一季的最后一个主题,我们回到最初的起点——以「她的声音」为题,聊聊女性如何在表达、创作与现实拉扯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与位置。
    这一期,我们邀请到了播客《我觉得可以!》的主播之一,李富贵老师。作为同样走在播客这条路上的创作者,我们的经历中有多少相似,又藏着怎样的不同?
    从高中时期的文字聊天,到跨城乃至跨国的密切联系,再到一张大红色封面开启的播客旅程,李富贵老师与闺蜜马荣华老师,用「我觉得可以」说出一种温柔而坚定的主张:也许我们并不完美,观点也不总一致,但我们的声音,值得被记录,也值得被听见。
    在这一集中,我们聊了聊谈流量焦虑与创作动机,自我暴露与表达的边界,也聊女性如何在纷杂的语境中,为自己保留一个可以说出“我觉得可以”的小小角落。

    【内容提要】
    04:02 多年老友做播客:我俩就是太能聊天了

    06:48 为什么是对谈式播客?

    11:32 干货分享:小白播客新人组合怎么合作

    17:30 从《思想验证区域》聊起:政见不合不仅谈不了恋爱,友情也破裂,但做节目可以!

    28:19 怎么平衡播客内容创作与听众需求?

    34:37之所以想做自媒体还是因为想创作

    38:06 记录生活vs漫画vs播客

    42:40 失业在家,不如白手起号

    48:51 还没有流量已经流量焦虑了

    55:17 自媒体创作表达的边界在哪里?会不会被开盒啊?

    01:03:40 从「荣华富贵」到「我觉得可以!」,未来很可以!

    尾声音乐:natori - Overdose

    *李富贵老师的节目*

    【小宇宙】

    www.xiaoyuzhoufm.com

    【节目简介】

    Hi!在这里你会听到:

    ✨ 同一件事被两个大脑拧成「社科版」和「科技版」的朋友脑电波交换现场

    ✨ 我们最擅长的——聊到60%突然跑题安利书影音和便利店新品

    订阅我们,解锁:

    ✅ 通勤路上的高密度信息零食包

    ✅ 朋友聚会时假装博学的万能接梗素材

    ✅ 两个永远允许你「啊这也能扯到一起?!」的云聊友 『我觉得可以!』——让思维在左和右之间溜个弯,把严肃和胡闹炖成一锅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 時間 8 分
  • S1E18 她的孤独|和她聊完,我想好好爱这人生
    2025/06/10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循着嘉宾L的讲述,一步步把“孤独”这件事剖开来看。她是个不信仰宗教的人,却把剧场当作“朝圣”的地方;她对死亡的恐惧里藏着对生命的热爱,也在不婚不育的选择中,试图用作品来为自己留下痕迹。
    于是,我们和她一起,从文化的角度聊到“人为什么要被记住”;从社会期待的角度,看见婚姻、母职如何在不知不觉中拉扯个体;也从存在的角度,探讨“被记住”与“留下痕迹”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都渴望被理解,也渴望在人群中留下一点点存在的证明——不论是基因,还是作品。这期节目,是关于孤独,关于一个人选择了不走剧本化的人生,也关于我们如何在孤独里,成为自己的灯火。

    【内容提要】
    03:38 剧场朝圣之旅:原来真正让空间有生命的是人,而不是场所本身

    08:28 从《三体》到《命落星辰》

    13:02 死亡的恐惧vs存在的焦虑:什么!我俩想的完全相反

    22:52 文化meme:基因延续不再重要了吗

    27:34 爱能否对抗孤独?

    31:20 生命的探索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而非接力赛

    34:42 我得给你念念我对象妈妈发给她的长篇大论

    43:42 代沟=妈妈那一辈人和我们理解的爱完全不同


    【节目中提到的书影音】
    书籍:《命若星辰》、《东京八平米》、《自私的基因》、《三体》
    影视:《葬送的芙莉莲》、《小姨多鹤》

    尾声音乐:Arctic Monkeys - Do I Wanna Know?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3 分
  • S1E17 她的孤独|心理咨询师怎么理解孤独?被抛入世间的我们
    2025/04/21

    在这期节目里,我们没有讲故事,而是在夜深人静时,把“孤独”这个难以定义的词,像素描一样一笔一笔描出它的轮廓。这期嘉宾喵喵老师是从哲学系转行的心理咨询师,所以,我们一起从哲学的视角,心理学的流派,文化的切片来一一试图解构和重塑我们的“孤独”这个大词的理解:从存在主义出发,聊到“被抛入世界”的无可选择;从心理咨询的视角,看见孤独之下那层“生存的恐惧”;也在孤独的摆锤中,敲开陌生、不被理解、价值感的消退与重建。
    “当你不再恐惧孤独,你开始拥有真正的自由;但当你彻底消除孤独,也可能失去了选择的可能。”

    【内容提要】
    03:43 说到孤独,必提到存在主义

    09:02 重现孤独的画面感:人群中的孑然一身

    15:40 婴儿的孤独是生存危机:心理咨询视角下的原始恐惧

    24:15 《美丽新世界》的毛骨悚然:年老=没有价值=不被需要=孤独?

    27:32 电影《仲夏夜惊魂》:消除孤独与面对死亡

    32:07 孤独的反面是不自由:当极端消除孤独成为压迫

    40:56 摆锤模型:孤独的摆睡另一端是什么

    45:18 关系断裂后的摆锤停摆:失去如何让孤独显形?

    【节目中提到的书影音】
    书籍:《存在主义咖啡馆》(存在主义哲学入门)、《美丽新世界》(反乌托邦寓言)。
    电影:《仲夏夜惊魂》(邪教仪式中的归属与孤独悖论)。

    尾声音乐:Moon River - Audrey Hepburn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5 分
  • S1E16 她的孤独|越恋爱,越孤单?亲密关系里的拉扯与期待
    2025/03/03

    这一次的题目有点大,也有点抽象。孤独是人生的底色吗?它存在于热闹的派对里,也藏在亲密关系之中。我们在它的注视下成长,在它的缝隙里寻找归属。为什么有些人独处时怡然自得,而有些人身处关系却依然感到空落?这或许是我想聊聊孤独的原因。

    这一期的嘉宾是一位生活在纽约的艺术家和平面设计师yifan。她曾习惯在新环境中迅速进入恋爱,以此填补孤独感,但在一次次关系的拉扯与告别中,她开始重新理解自己、理解关系,也理解孤独。我们聊了独居的自由,聊了亲密关系的依赖与挣扎,也聊了她如何走向真正的自洽。或许,孤独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需要学会共处的状态。

    不要忘了订阅频道哦!欢迎你随时来,下期节目见!

    【内容提要】

    00:00 为什么对孤独感兴趣?从被理解的渴望到自我陪伴的成长

    04:15 搬到纽约之后的独居生活+分手,我不再认为亲密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

    11:38 亲密关系的社会规训:它真的比友情更重要吗?

    17:59 是高期待让我门在恋爱里争吵吗?

    27:02 我们真的在爱对方,还是爱自己的投影?

    32:13 “宇宙的规则是趋于混乱,关系也是”

    36:12 放下执念:我们终究抓不住任何人

    42:34 亲密关系里的权力:爱情真的是平等的吗?

    47:51 内观修行:孤独的最终练习

    *节目中提到的*
    什么是内观?这是官网链接
    尾声音乐:SuperA邓艺菲- 恋爱脑的一生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0 分
  • S1E15 她的决心|翻生活的牌子,做自己的小宇宙:在全球封锁中逆风翻盘
    2025/01/24

    在这期节目里,我邀请到了我的朋友阿朱,一个始终勇敢、行动果断的人。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面对毕业、签证、求职等重重挑战,许多人在迷茫中等待时机,而阿朱却凭借坚定的决心和极强的执行力,在混乱中迅速找到方向。从撤回OPT、申请新学位,到“极限操作”跨越美墨边境,她用自己的方式,将看似无法掌控的局面一步步扭转。在这次对话中,我们聊到了她那些“背水一战”的经历,也探讨了她如何在每一次人生抉择中,始终忠于自己的内心。她相信,“只要有1%的可能性,就值得去试”,真正的失败从来不是遇到困难,而是放弃得太早。

    如果你曾经在面对未知时犹豫不前,或者在追寻目标时怀疑过自己,希望阿朱的故事能给你一些力量。

    不要忘了订阅频道哦!欢迎你随时来,下期节目见!

    【内容提要】
    01:54 疫情封锁下极限撤回OPT,勇闯美墨边境

    09:44 应对危机=极度理性+极度感性

    16:10 一天之内我决定辞职环游中国

    26:19 “全世界都会来帮你”

    33:47 我不认同二元论的评价,我永远遵从自己的内心

    43:16 东亚小孩们,学会掌握主体性吧!挑选环境来影响自己:在不确定中掌控人生

    45:08 我们可不是妃子,等着被翻牌子——我们是武则天!

    尾声音乐:郁可唯 - 去有风的地方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3 分
  • S1E14 她的决心|用每一个决定重塑生活方式:从家庭枷锁逃向人生自由
    2024/12/14

    从童年开始,Wendy生活在父母严格的控制和期望下。为了追求自己真正渴望的生活方式,她设定目标,精心规划,不断探索和实现自我价值,奔向自己想要的自由。Wendy是我见过最善用长期规划和自己反思的人,有这样的毅力,你干什么都会成功的!从前她说要当女总裁,现在她逐渐接纳生活的不确定性,深深地珍惜着当下的生活。未来的目标会是什么呢?未来时刻都在发生,她在为自己的人生“算法”加data。

    不要忘了订阅频道哦!欢迎你随时来,下期节目见!

    【内容提要】
    00:00 人生目标是当上CEO,走上人生巅峰?

    05:22 过度控制的父母让我想要逃离

    09:47 想法转变了:现在的生活和其他文化的视角让我觉得也不必非要做个工作狂嘛!

    13:43 我从5岁起,每天都写日记,写了20几年

    17:15 上了个气场不合的大学,当了个没有尊严的社畜,我下定决心要移民

    26:49 拒信变offer:要是没有我给面试官狂发邮件,也不会去到理想的学校

    33:55 自省过多,过去几年几乎陷入了虚无主义

    36:52 我以为我不需要朋友,但其实真不是

    41:25 “家”在现在摇摇欲坠的社会中,是难得可以抓住的确定性。我想要抓住。

    47:59 自我规划方法大公开!

    尾声音乐:Rina Sawayama – Hurricanes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5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