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サマリー
あらすじ・解説
在避靜第25天的反思中,我們提到「望德」雖然在一般人眼中是微小的,但卻肩負起率領和推動「信德」和「愛德」的重任,有令人「動身」的作用。主耶穌在最後晚餐的臨別贈言中,給了門徒一條新命令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你們也該照樣彼此相愛。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望福音 13:34-35)耶穌不但只用言語來教導門徒,祂還「動身」給門徒洗腳,為門徒樹立榜樣,要他們建立彼此服侍的態度及習慣,因為沒有行動的愛是死的。在面對苦難與被釘之前,耶穌依然擁有內在的自由與力量,能為門徒洗腳之餘還耐心地勸導他們。這除了顯示祂深愛門徒之外,亦是聖神藉「望德」賦予主耶穌力量的憑證。事實上,當我們有真正的「信德」與「望德」時,我們自然有能力去愛。我們必須謹記,信望愛三德是天主賜給我們的禮物,而所有基於信望愛三德的行動,背後的動力及能力也是來自聖神。所以從耶穌身上,我們見證到聖神那份超自然的力量所發揮的威力。這份聖神的力量推動愛我們到底的主耶穌踏上苦路,向十字架邁進。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捨掉生命的主耶穌,不僅以身作則實踐了祂給我們愛的新誡命,更將這誡命的精神帶到新的高峰。在若望福音第15章12節至14節,主耶穌重申門徒要彼此相愛的命令:「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若望福音 15:12-14)耶穌不是空談,祂是認真的,祂真的當我們是朋友,而且是祂最愛的朋友。 不過,耶穌不但為朋友而死,同時也是為祂的敵人,甚至是釘死祂的人作犧牲。這就是天主所教導的愛的真諦!這種愛不計較自己的益處,而是全為了對方的益處著想,不附帶任何條件,也不望回報。主耶穌就是要求我們像祂一樣,要愛自己的仇人。這正是祂在路加福音第六章27節至28節關於「愛德」的教導:「應愛你們的仇人,善待惱恨你們的人;應祝福詛咒你們的人,為毀謗你們的人祈禱。」所以耶穌在十字架上的犧牲,不只是為祂的朋友,也是為祂的敵人,因為所有都是祂所愛的人!我們可能會覺得:「主耶穌能夠做得到,是因為祂是天主子,我們怎能達致這種愛的境界呢?」但我們要知道,主耶穌不會要求我們做一些我們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無疑,單憑我們自己的能力,是絕對不能做到的,我們是需要倚靠來自聖神的大能,和祂所賦予我們的信望愛三德。我們要謹記,在主內是沒有不可能的事!主耶穌要我們從祂身上見證到,如果祂作為一個真人,靠著聖神及聖神賦予祂的信望愛三德,能夠完成天父要在祂身上成就的大事。同樣,藉著同一聖神賜給我們的恩寵及能力,我們也能成就天父要在我們身上行的奇事。所以耶穌在若望福音第15章15節至17節繼續這樣說:「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如此,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若望福音 15:15-17)事實上,耶穌在祂給予我們的教導及在祂自己身上,已為我們顯示了祂由父聽來的一切。祂希望我們承傳祂的工作,並揀選我們去結常存的果實,由信望愛而生的各種果實。而在履行天父給我們的使命時的各種需要,我們都可以因主耶穌的聖名,大膽地向天父祈求,天父也必會賜給我們!反思你在實踐愛德時,有否感覺到力不從心呢?請你反思箇中的原因。請你從主耶穌愛的行動及祂為了你死在十字架上的偉大愛情中學習;當你缺乏動力和能力去實踐愛德時,有什麼可以啟發你去重拾繼續前行的力量?現在請你在祈禱中,祈求聖神的默感及智慧,辨識如何在生活中配合聖神,去實踐主耶穌的教導以及天父給你的使命。今日禱告我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感謝祢為我所受的一切苦難及凌辱,為了我的罪債,祢無辜地死在十字架上。望著十字架上的祢,我的心感到一份強烈的刺痛。我不敢、但亦不禁要問,我可以為祢做什麼呢?我明白... 我明白祢對我的愛,是沒有條件的。祢不要我為祢作什麼,祢只求我的悔改,祢只希望我不要重犯同樣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