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p. 6 如何申请香港稳定币牌照?
カートのアイテムが多すぎます
カートに追加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ウィッシュリストに追加できませんでした。
ほしい物リストの削除に失敗しました。
ポッドキャストのフォローに失敗しました
ポッドキャストのフォロー解除に失敗しました
-
ナレーター:
-
著者:
このコンテンツについて
本期介绍:本期节目深入探讨香港最新推出的《稳定币条例》,该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正式生效,标志着香港在全球稳定币监管领域迈出关键一步。节目围绕条例的立法背景、监管框架、发牌制度、最低要求、市场影响及与美国Genius法案的对比展开,帮助听众全面理解香港稳定币监管的逻辑与战略意义。
关键词:稳定币条例、发牌制度、最低要求、监管框架、GENIUS法案、香港金融管理局、稳定币定义
一、稳定币条例的立法背景与战略意义
香港稳定币条例的出台,源于全球数字经济进入新阶段,稳定币作为新型数字支付工具,已成为国际金融基础设施竞争的战略高地。香港政府希望通过立法监管稳定币,巩固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并在数字资产领域抢占规则制定权与市场高地。
二、条例核心内容与监管框架
香港稳定币条例是全球首部专门针对稳定币设立的法律,内容详尽、结构清晰,涵盖以下几个核心方面:
- 监管对象:指定稳定币(Specified Stablecoin),即与法定货币挂钩的数字资产。
- 发牌制度:在香港发行、推广发行或在境外发行与港元挂钩的稳定币,均需向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申请发牌。
- 监管机构:由HKMA负责稳定币的全面监管,体现其支付系统与货币主权的双重职责。
三、发牌最低要求与合规标准
条例对稳定币发行人提出严格的最低要求,包括:
- 100%储备资产支持:储备资产需为高流动性、低风险资产,如银行存款、政府债券等。
- 储备资产隔离与托管:必须由独立第三方托管,并与发行人其他资产隔离,确保破产隔离(bankruptcy remote)。
- 即时兑回机制:持币人可在一个工作日内兑回法币,保障稳定币的流动性与信任。
- 本地化要求:发行人一般需在香港注册,并有高管常驻香港,便于监管与问责。
- 禁止支付利息:稳定币发行人不得向持有人支付利息,以避免与银行业务产生竞争。
- 合规与风险管理:包括AML/KYC机制、信息披露、审计要求、技术与网络安全等。
四、市场影响与发牌策略
HKMA将采取审慎发牌策略,初期仅发出少量牌照(个位数),优先考虑具备清晰商业模式、可持续发行规模及明确应用场景的申请人。稳定币发行人需展示其产品如何解决现实金融痛点,并具备长期发展潜力。
五、与美国GENIUS法案的对比分析
节目最后对比了香港与美国的稳定币立法差异:
- 监管架构:美国采用联邦与州分工监管,香港则由HKMA统一监管。
- 政策目标:美国强调巩固美元霸权与创造国债需求,香港更侧重投资者与消费者保护。
- 市场准入:香港对零售市场设限,仅允许本地合法发行的稳定币面向散户销售,美国则未明确区分零售与专业投资者。
- 储备资产要求:美国Genius法案要求储备资产为美元及美国国债,旨在为美国国债创造需求。
六、结语:稳定币监管新时代的到来
本期节目不仅深入解析了香港稳定币条例的法律与金融意义,也从全球视角审视了稳定币在未来金融体系中的角色。随着中美政策逐步落地,稳定币正从加密资产的“连接器”升级为全球支付的新基础设施。在这一变革时代,监管、技术与市场三方博弈将共同塑造数字金融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