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George Street』のカバーアート

22 George Street

22 George Street

著者: 22 George Street
無料で聴く

このコンテンツについて

"22 George Street" is a podcast that delves into the intriguing world wher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tersect. It explores the stories and insights behind family businesses that break conventions and dare to innovate, ultimately making a mark on the global business stage. Through compelling storytelling and in-depth analysis, "

"22 George Street" es un podcast que explora el fascinante mundo donde se encuentran la tradición y la innovación. Ofrece historias e ideas detrás de los negocios familiares que desafían las convenciones y se atreven a innovar, dejando una huella en el escenario empresarial global.


在《乔治街22号》播客中,我们探究的不仅仅局限于金融、经济或是企业社会责任等议题。这里,我们试图跨越学科边界,触及文化、历史、艺术乃至哲学等众多领域。每一期节目,我们都力图为您带来不同的思维火花,无论是通过深度对话、独到见解还是灵感故事,都旨在激励每一位听众深入反思和积极探索。

© 2025 22 George Street
経済学
エピソード
  • 反日宣传的镜像:日本文化的优越之处
    2025/09/03

    中国9 月 3 日的抗战纪念日伴随阅兵、红色电影与媒体宣传,把“反日情绪”推向高潮。然而,当宣传场景热闹非凡,中国的富人却纷纷移民日本,中国游客也蜂拥而至。现实中的日本,到底为何比中国更让人心生向往?

    在本期《乔治街22号》中,我将带你走进日本文化的核心:

    • 自然观与无常 —— 樱花凋落、枯山水庭园,为什么日本人能从短暂中发现美?
    • 情感与直觉 —— 从《源氏物语》到“物哀”,日本为何敢于承认人类情感的价值?
    • 简约与秩序 —— 怀石料理、庭院哲学,如何通过留白和克制,滋养充沛的内心?

    反观中国,作为战胜国,却换来无尽的政治运动与宣传,把仇恨当作文明。仇恨不能制造未来,只有自省才能滋养心灵。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9 分
  • 为什么中国人只能在历史打转
    2025/07/27

    “中国没有历史”:黑格尔的预言正在应验?|中国为何至今无法讲述自己的历史真相?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说:“中国没有历史,只有政权的重复。”这不是对中国古代事件数量的否定,而是对中国缺乏历史意识、历史动力与主体性的严厉批评。

    在本期《乔治街22号》中,我们直面这个被压抑已久的核心问题:中国的历史讲述方式出了什么根本性的错?

    我们带你探讨:

    • 为什么中国的历史讲述只讲“统一”、“胜利”,不讲“因果”、“机制”与“责任”?
    • 为什么“历史虚无主义”这个概念,本质上是对独立解释历史的打压工具
    • 中国自古至今的叙述传统如何塑造了一个无法归因、不能反思、羞于否认的国民性格?
    • 为什么西方思想家如托克维尔、余英时、梁启超等都对中国的“去归因式史观”发出过警告?

    我们将历史从“记忆的表象”拉回“解释的场域”,并揭示一个更深的结论:
    👉 不是中国没有历史,而是中国从未被允许拥有解释历史的自由。

    如果你也曾在历史课本中感到困惑,或者对中国为何总是难以真正反思过去感到疑问,
    本期节目将为你提供一套全新的认知框架。

    🔔 订阅《乔治街22号》,一起拆解中国的文明叙述结构。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5 分
  • 从中国小区看中国社会——中国人的自知之明
    2025/07/23

    🎙 本期主题:从自发秩序的消失,看文明的真正危机
    📍 乔治街22号

    • 《早该管管了》:我们是在呼唤秩序,还是在放弃自由?
    • 不是落沙成山,而是聚沙成塔:中国社会的深层悖论
    • 小区、朝代与“熵增”:为什么我们选择被管理?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这句话为什么不对?

    本期播客,我们将解构这句著名的格言,并提出一个更深刻的观点:“不是落沙成山,而是聚沙成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除了“吃了么”,最常听到的一句话可能就是 “早该管管了!”

    这句话背后,隐藏着一个我们从未深思过的社会心理:我们为什么如此渴望被管理?为什么当社会出现问题时,我们总把解决问题的责任,让渡给一个外部的“强力之手”?

    我们将从我们身边最熟悉的 “小区” 说起。为什么一个本该最容易实现自治的单位,最终却普遍陷入秩序失灵?为什么一个小区最好的时刻,总是它刚建成的时候?这又与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兴衰”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我们将深入探讨:

    • 让渡权力的“理性”:为什么中国人明知权力失控的可怕,却依然选择在“周期性暴政”和“日常性败坏”之间,选择了前者?
    • 自发秩序的缺失:在一个没有信任、没有规则共识的社会里,自由为什么会变成“低成本作恶的通行证”?
    • “死亡螺旋”:为什么制度的过度繁复,反而会破坏社会原本的自律,最终导致整个系统走向结构性溃散?

    我们认为,制度只是社会行为的反映,而自发秩序的强弱,才是决定一个社会走向民主或威权的根本土壤。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政治问题,而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看待彼此、如何对待权力的深刻文化问题。

    听完这期节目,或许当你再次听到“早该管管了”的时候,会有一点不一样的思考。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10 分
まだレビューはありませ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