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銷Series-EP34】社群經營如何突圍?不要讓無效流量汙染潛在客戶群!說明「演算法真相 × 廣告優先策略」,從盲目發文到精準投放邏輯,打造真正賺錢的冷流量漏斗!
    2025/11/03

    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

    今天這集我們來揭開一個行銷圈最常見、也最容易誤會的迷思:

    「追蹤數很多,是不是就表示我潛在客戶也很多?」

    這句話你是不是也曾經信過,甚至用它來說服自己社群經營有成果?

    但實際廣告投下去、轉換一看,卻發現 ROI 完全不如預期!

    這集,我們不談空泛理論,帶你從「演算法真相」與「廣告優先策略」出發,拆解為什麼你經營的冷流量可能早就被流量污染

    為什麼你一直發文卻沒人轉換,還有該怎麼透過冷流量漏斗,打造真正可轉換又可複利的社群經營路線圖!

    🎯 本集三大重點:

    📌 破除社群經營迷思:追蹤數只是表象,數據才是本體
    從盲目追求粉絲數,到看見真正可操作的冷流量經營邏輯。學會識別哪一種數據污染了你的廣告表現。

    📌 廣告優先策略:為什麼內容做得再好,也敵不過演算法?
    如果你還把社群當作免費曝光管道,可能就錯過了 ROI 最大化的真正機會。拆解冷流量漏斗如何先用廣告清出可轉換受眾,再設計內容策略!

    📌 從數據焦慮到商業視野:重新建立你的轉換邏輯
    不是每一次廣告都要立刻轉單,而是要回到冷流量轉換的節奏設計:如何透過三層漏斗(觸及 → 行動 → 轉換),創造累積型成效。

    如果你正在努力經營社群,卻發現「該做的都做了,卻沒看到訂單成長」

    這集會幫你從根本建立對流量與數據的判斷力,打造真正能賺錢的社群漏斗策略!


    ※本集內容:
    I. 開場閒聊:沒有放假的11月,卻是冷流量的黃金起點
    - 主持人 Jayden & Zoey 分享11月的「中場休息」與雙11話題
    - 本集核心:冷流量經營的關鍵策略與誤區反思

    II. 冷流量經營的真正難點:留下人,才有後續
    - 「經營社群 ≠ 獲得粉絲」而是活化既有流量池
    - 名單的價值是分層的:訂閱Email>加入LINE>按讚追蹤
    - 冷流量變現的必要條件:7~15次以上的有效觸及與內容累積

    III. 社群操作迷思破解:你真的需要那麼多貼文嗎?
    - 與其發12篇免費內容,不如1篇強內容+廣告打準核心
    - 貼文只是載體,廣告才是轉換的主力引擎
    - 「經營社群是為了真粉,而不是靠社群來徵粉」這觀念很重要!

    IV. 被污染的流量無法變現:內容錯位的代價
    - 追話題 × 追短影音熱潮=可能導致粉絲群錯亂
    - 錯誤的內容類型會污染像素與受眾資料庫,影響日後精準廣告投放
    - 品牌初期流量取得建議:
    ❌ 不建議社群起手式
    ✅ 建議以廣告導流產生可記錄資料

    V. 經營冷流量的實際操作策略
    - 用廣告拉回粉絲觸及、累積互動、提升演算法活躍指標
    - 轉換流程:曝光 → 記得你 → 喜歡你 → 願意付錢
    - 每一次貼文背後,都該有策略導向與追蹤目的

    VI. 廣告就是最有效的社群引擎:成本與回報拆解
    - 傳統社群經營費用 vs 廣告投放實測數據對比
    - 一篇兩千元的廣告貼文,換來千讚與企業合作詢問
    - 重點不是花多少錢,而是花錢的人懂不懂怎麼花

    VII. 核心觀念總結:先有粉絲,再做內容;先有資料,再談社群
    - 建立「資料優先」與「轉換導向」的思維架構
    - 冷流量 ≠ 廢流量,只要你懂得怎麼轉
    - 自動化系統、漏斗設計、名單經營才是長線品牌的底層策略

    VIII. 結尾呼籲
    - 有興趣建立高效經營流程的品牌與創作者,歡迎來找Jayden諮詢

    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

    📆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

    ■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
    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
    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
    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

    😍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7 分
  • 【銷Series-EP33】流量增長卻營收停滯?解構「冷流量 × 追蹤數 × 轉換率」三層經營架構,從曝光迷思到追蹤數轉換,建立可量化可追蹤的冷流量成本效益系統!
    2025/10/27
    行銷顧問思維系列整理書下載:https://reurl.cc/VWGgxN(▲本集13:42處提到數字皆以概念呈現,實際計算有誤敬請見諒)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這集要來解決一個讓超多行銷人和老闆困惑到睡不著的現象:流量數字一直漲,但營收卻原地踏步!明明曝光破百萬、粉絲也在增加,為什麼訂單就是不來?身為一個走過流量迷霧、拆解過無數失敗案例的行銷顧問Jayden 這次要帶大家重新建構行銷現場最關鍵的部分:冷流量經營的三層轉換架構!本集精彩亮點:📌 冷流量 × 追蹤數 × 轉換率|三層經營架構解構從陌生受眾到忠實顧客,建立完整的流量分層管理系統📌 曝光迷思破解 × 追蹤數轉換實測18萬換120萬曝光 vs 10萬換6000精準粉絲,實戰案例對比揭露真相📌 可量化追蹤系統 × 成本效益分析用「花費÷新增追蹤數」建立每一筆行銷投資的評估標準📌 短影音陷阱識別 × 流量池經營策略破解無限循環困境,打造從冷流量到熱流量的完整轉換路徑📌 實戰案例拆解:17元獲客 vs 百元燒錢食品廠如何用10萬預算在一個月內累積6000精準追蹤數 如果你也正在經歷:❌ 「流量增長了,但營收卻毫無起色」❌ 「曝光數很漂亮,轉換率卻慘到不敢看」❌ 「不知道冷流量該怎麼經營才能轉訂單」❌ 「投了很多預算,卻說不清楚效益在哪」這集絕對是你建立可量化、可追蹤冷流量成本效益系統的一集!立即收聽,建立從冷流量到營收增長的完整系統! ※本集內容:I. 開場回歸主持人Zoey七天環島歸來,充滿活力回歸節目輕鬆聊天帶出心靈療癒與AI陪伴話題宣布推出上週四集內容的精華筆記本供聽眾下載II. 冷流量的定義與分層結構什麼是冷流量?核心定義:從來沒跟你消費過的人冷流量的四個階層:- 完全不認識品牌的人(最外層)- 看過廣告但略過的人- 知道產品內容的人- 下載過資料但未購買的人流量池概念引用《流量池》一書的魚池比喻冷流量如何轉換成暖流量/熱流量建立聚集處的重要性III. 冷流量的主要來源與方法常見的冷流量經營管道:廣告投放SEO優化短影音(抖音/TikTok)社群媒體(FB/IG/LINE)最關鍵問題:有流量不等於有訂單大多數人只懂引流,不懂轉換IV. 短影音經營的成本分析與陷阱市場現況:單部短影音製作費:3,000-15,000元案例計算:18萬元 vs 120萬曝光量評估標準:曝光率 vs 實際轉換短影音的致命問題:流量來得快、去得也快做了就停不下來的無限循環素材無法二次利用就是浪費追蹤數增長才是真正指標正確做法:計算「花費÷新增追蹤數」的單位成本確保短影音能轉換為廣告素材選擇懂廣告操作的短影音公司V. 實戰案例:10萬元換6,000粉絲成功案例分享:食品廠客戶的網路轉型策略:專注廣告投放,簡單貼文成果:一個月內累積近6,000粉絲單位成本:約17元/粉絲成功關鍵因素:產品本身具有競爭力既有通路客戶的基礎用文案凸顯差異化價值聚焦在轉換而非純曝光VI. 冷流量經營的核心策略冷流量第一層目標:追蹤數追蹤是入門門票是後續經營的基準點影響廣告觸及與自然曝光冷流量第二層目標:互動行為加入LINE官方帳號粉絲團互動下載電子書/資料訂閱電子報評估標準:追蹤數增長幅度單位獲客成本實際轉換訂單金額VII. 給行銷工作者的建議選擇合作廠商時必問:能增加多少追蹤數?素材能否二次利用?有無後續經營策略?如何評估ROI?避免的誤區:不要只追求曝光數曝光無法轉換就毫無價值大公司才需要純品牌曝光中小企業要看實際訂單核心原則:花的每一分錢都要能追蹤流量要能轉換成追蹤追蹤要能轉換成訂單「有流量≠有訂單」永遠記住VIII. 結尾提醒冷流量經營不是無限砸錢追蹤數是最基本的評估指標下週繼續分享更多流量經營實戰記得下載節目描述欄的免費筆記本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6 分
  • 【快Series-EP8】行銷數據越看越焦慮?解構「資料 × 思維 × 情緒」三角架構,建立批判性思考資料化管理邏輯, 判斷成效背後的真實價值,對抗行銷焦慮,建立冷靜決策的顧問式行銷節奏!
    2025/10/13
    批判性思考書籍推薦:https://www.amazon.com/Power-Critical-Thinking-Effective-Extraordinary/dp/0195425030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這集要來解決一個現代行銷人超有感的困擾:「看數據的時候很像在看命運,心情被 ROAS 帶著跑,情緒比報表還震盪!」你是不是也常有以下這些狀況?👇廣告突然爆量,卻不知道哪個環節有效?ROAS 跑得很高,但轉換利潤卻感覺不對勁?報表每天看、每週交,最後卻變得「只是為了交差」?這集我們不講空泛的策略,而是來點真正實用的顧問式拆解!🎯 本集三大重點:📌 資料焦慮怎麼來的?你需要的是資料化管理每天看數據不等於「資料化管理」,本集會帶你用顧問視角拆解,怎麼把數據變成可行動的判斷依據,不再被數字綁架情緒。📌 從 ROAS 到 LTV,建立顧客終身價值的視野不是每一次成交都等於成功。透過 LTV(顧客終身價值)評估,才是真正理解商業邏輯的核心。📌 批判性思考 × 行銷顧問思維:看懂數據背後的真相真正的行銷模型不只是流量與轉換,而是包含決策節奏與思維框架。如果你正在經歷「成效好時很嗨,數據差時想辭職」的行銷內耗期,這集會是你找回節奏、重建決策信心的轉捩點!※本集內容:I. 開場與主題導入Jayden 分享連假後的時間錯亂感與創業者的心理狀態提醒創業者與中小企業主:「工作是為了服務生活」引出主題:顧問在行銷服務中如何看待「資料 × 思維 × 情緒穩定」II. 行銷成效的四種評估方式沒賺錢=行銷沒效ROAS 不好=行銷失敗多面向資料+長期觀察(3–6個月)完全憑直覺👉 Jayden 聚焦第三種觀點,帶出核心概念:「LTV × 資料化管理」III. LTV(顧客終身價值)與資料化思維LTV(Lifetime Value)=客戶在整個生命週期中可為企業創造的平均價值四大資料化基礎:-客戶平均獲客成本-回客率-平均客單價-客戶終生貢獻值若企業無法建立資料化管理,就無法有效預測成長方向資料=行銷決策的起點,而非結果IV. 建立資料思維前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 ≠ 批評別人目標是以邏輯與證據推理確認結論是否合理案例:當ROAS=5時,不只是「好結果」,而是要反推原因-是素材正確?-是銷售頁轉換率高?-還是外部變數影響?「盡人事、聽天命」:盡好準備,剩下的才是運氣只有理解原因,經驗才能成為下一次成功的基礎V. 批判性思考的生活化案例為什麼「大腸麵線」常與「臭豆腐」一起賣?→ 化學原理導致味覺互補示範如何從日常現象中練習「為什麼」的探究精神行銷邏輯同理:從資料結果中抽絲剝繭,找到行銷成功的「原型」VI. 資料焦慮與情緒穩定的訓練新手常見現象:「每天看數據 → 焦慮上升 → 判斷失準」對應策略:-保持中立,不被波動牽著走-長期觀察趨勢,而非短期變化面對下跌,用批判思考分析「直接因素 × 間接因素」-直接因素:素材、文案、銷售頁、受眾-間接因素:競爭對手、社會氛圍、世界變動行銷顧問的關鍵能力=穩定情緒 × 客觀分析 × 系統修正VII. 顧問式行銷的終極思維顧問不只是做行銷,而是幫企業建立「可被驗證的邏輯」透過批判性思考與資料管理,讓企業決策更有依據真正的困難不在資料,而在於:能否建立正確的思考邏輯能否情緒穩定地面對數據變化VIII. 結尾與總結行銷的長期競爭力來自「穩定的思維與冷靜的節奏」LTV 與 Critical Thinking 是顧問思維的基石用好奇心取代焦慮,用邏輯取代直覺Jayden 結語:「當你能中立地面對資料,你就能走得更長久」下集預告與聽眾互動呼籲:「期待下一個假期,也期待下一個靈感」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9 分
  • 【快Series-EP7】廣告、社群還是SEO?行銷顧問怎麼幫品牌選工具?用行銷工具選擇邏輯,精準對位品牌資源配置行順序,打造適性成長的行銷系統藍圖!
    2025/10/06

    品牌顧問用 - 企業資源盤點評估表:https://reurl.cc/Qav3jo


    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
    這集我們要聊的主題超實用:當品牌資源有限時,行銷到底該怎麼選工具?

    身為行銷顧問,這是我們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
    到底該先做 廣告投放 還是佈局 SEO?
    社群平台經營 到底是基本功,還是拖慢轉換的時間黑洞?

    本集我會從顧問實戰角度,拆解一個非常關鍵的架構:
    📌 行銷三技術模型(流量 × 轉換 × 留存)
    📌 品牌資源配置與內外部操作建議
    📌 常見錯誤:工具選錯,錢燒完、人走光、成效沒半點

    讓我們幫助你用 行銷顧問思維,打造出一份真正能執行的行銷系統藍圖!

    如果你也在為品牌成長卡關,這集一定要聽,一起補齊品牌的行銷拼圖!

    ※本集內容:

    I. 開場沉澱:在災難與動盪之中,重新思考我們為何創作
    - 台灣近期天災與社會壓力帶來的心理波動與不穩定
    - 在國外的觀察與對比:媒體環境、公共空間的溫度
    - 作為內容創作者,我們是否該重新思考「資訊輸出」的意義?

    II. 品牌拼圖與工具選擇的邏輯關係
    - 延續上一集「品牌靈魂 × 拼圖缺口補齊」概念
    - 本集聚焦:「工具 × 平台 × 行銷技術」三者的對應關係
    - 工具的選擇,需回歸品牌目標、人力組態與階段性需求

    III. 行銷三技術核心模型:流量 × 轉換 × 留存
    - 流量技術:SEO、FB廣告、蝦皮流量、自媒體等-
    - 轉換技術:網站、表單頁、購物車、銷售頁
    - 留存技術(提升LTV):CRM、Email行銷、再行銷廣告(Retargeting)

    IV. 案例講解與平台建議的實務邏輯
    工具選擇的優先順序:
    - 是否有內部人力能操作?
    - 目標是獲客?建立品牌?提高LTV?
    -預算/時間/維運成本考量
    - 評估表思維:品牌目標、資源盤點、組織能力、轉型阻力
    外包建議與常見錯誤:
    -不應將原本人力直接轉用於新職能(如社群客服)
    - 員工反彈與效率低落是常見失敗原因

    V. 客戶最常問:我要用哪個平台?
    - 第一階段(建構基本系統):廣告 × 銷售頁 最快速有效
    - 第二階段(品牌建設):社群、SEO、短影音(需長期投入)
    - 第三階段(會員經營):CRM分層、Email/Line互動、VIP分級策略

    VI. 不同行銷工具與目標對位範例
    - Facebook 廣告:快速導入新客、擴大詢問數
    - Google 廣告:搜尋意圖導入、提升轉換率
    - SEO + Email 行銷:養成名單、建立知識型品牌關係
    - 短影音(Reels):拓展第一層漏斗、建構品牌記憶點
    - CRM 系統:提升回購率、做分層再行銷(LTV提升)

    VII. 結語|在災難之後,我們更該思考「內容與品牌的初心」
    在花蓮災情之後,我們再次想問:我們為什麼做這個節目?
    我們希望的是——少一點行銷語言,多一點實用內容與心理陪伴。
    品牌從不是冰冷的公式,它應該是溫暖而堅定的信念輸出。

    祝福花蓮這塊土地,能早日復原與重建

    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

    📆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

    ■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
    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
    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
    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

    😍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6 分
  • 【快Series-EP6】品牌建構沒有標準答案?打造品牌提案快思慢想術!善用4大品牌性格與行銷階段判斷策略,從KPI到完整服務配置,建構全面行銷模型的決策流程樹!
    2025/09/29
    感謝【不想上班實驗室】訪談,歡迎收聽:C23-1:先快樂,才成功 | 不做被計劃追的人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fcamfms062z01sa184w0s2mC23-2:少一點名詞,多一點實驗 | 為何恐懼出發的結果留不住? | 先安定,再賺錢|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fffxut600m501td2oa79zudC23-3:AI 是油門,不是方向盤 | 行銷人的驗證與模板思維與數位產品品牌的關鍵選擇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mfh4wt5301eg01utco8y0txw哈囉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這集是我們《快系列》的第二集,延續上次「行銷模型」的話題,今天我們要帶大家進入下一個更實務的環節:品牌提案的思維設計!很多人以為品牌提案就是創意包裝,但我們要說句真話:👉 沒有搞清楚品牌性格與行銷階段,提案做得再漂亮也只是失焦!這集讓 Jayden 帶來行銷顧問常用的「雙軌提案架構」:4大品牌性格分類 × 3階段提案模型用「KPI → 決策流程 → 行銷模型 → 資源配置」的邏輯思維讓你在面對不同品牌時都能穩準狠地找出策略落點我們也會分享兩個顧問實戰案例:🔹 從老品牌的食品代工廠轉型自有品牌該怎麼開局?🔹 文創品牌提案如何透過「感官 × 品牌語言」打進受眾心中?如果你常常卡在提案找不到切入點、策略講得很滿但老闆聽完不想買單,那你一定要聽這一集。我們拆解的不只是思考流程,還有最重要的:「對位能力」與「階段判斷邏輯」!—📌 本集關鍵字:行銷模型、品牌決策流程、品牌建構、行銷階段判斷、文創行銷、行銷顧問思維📬 想看我們未來深入拆解哪種品牌類型?歡迎留言私訊阿波,讓我們陪你一起破除提案迷霧!※本集內容:I. 開場說明:快系列第二集登場-快系列主軸:拆解行銷顧問的「快思慢想」與實戰邏輯-本集核心主題:行銷階段的判斷方式 × 品牌提案架構的思維邏輯-呼應上一集「模型思維」內容,進一步延伸到實務判斷與建構流程II. 為什麼階段判斷這麼重要?-不同企業階段需要的行銷服務完全不同-初創 vs 成長 vs 成熟品牌,各自對「錢投入後能否回收」的期待不同-舉例拆解短影音、社群經營、私域流量等策略落點的優劣差異III. 顧問實例①:50年食品廠轉型品牌經營-客戶背景:傳統代工廠轉型直面消費者的自有品牌行銷策略建構:-建立粉專+小額廣告進行真人導粉-初期追求粉絲數不是目的,而是為中長期產品鋪路-快速實績:一個月內成功累積 2000 以上目標客粉絲IV. 品牌性格類型 × 行銷策略對位法四種品牌人格模型(對應創辦人性格與品牌語言):-循規蹈矩型:強調誠信、規則與穩定,如傳統老字號食品廠-多元開放型:重視創意、彈性與新技術導入,常見於新創品牌-特立獨行型:崇尚個人光芒與突破慣性,重品牌角色化經營-情感連結型:品牌重視人味、互動與情緒溫度,適合社群深化-行銷提案設計需依品牌靈魂對位,確保調性一致、價值明確V. 顧問實例②:文創品牌的感官式行銷設計-案例背景:非IP導向、強調設計與品牌理念的文創商品行銷規劃重點:-從商拍、文字語言、色彩學、閱讀心理學切入設計體驗-避免「硬文案」式銷售,強調「打動感官 × 引發共鳴」-文創品牌建構難度高,需同時統合五感、理念與市場VI. 建立品牌提案的判斷架構顧問三階段推演模型:-KPI與目標定義-顧客決策流程(Decision Path)設計-商業模型 × 行銷服務資源配置評估-每一次提案本質都是「拼圖補全」:補上品牌目前缺乏的行銷決策節點與執行模塊VII. 結語:行銷提案的難不在創意,而在判斷與對位-真正重要的不是「講得精彩」,而是「判斷正確、落點準確」-顧問的價值在於:讓品牌少走冤枉路,把錢花在值得的地方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3 分
  • 【快Series-EP5】行銷成效無法複製?從行銷顧問視角解構3大行銷模型,從情境行銷到策略架構,用模型導向設計內容,重建邏輯行銷新思維!
    2025/09/22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
    這集要來聊一個我們行銷人超容易忽略,但又會直接影響轉換成效的大問題——

    👉 為什麼明明文案寫得很好、廣告點擊率也不錯,但成效卻無法穩定複製?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搞錯了行銷模型本身!
    在我們的實戰經驗中,「模型優先於策略」絕對是真理。
    不懂模型,就無法針對不同TA決策流程設計對應的行銷內容。

    本集重點我會帶大家從 行銷顧問視角出發,拆解常見的三種行銷模型:

    1. 電商商品型模型
    2. 專業服務型模型(需要高度信任建立)
    3. 創新產品型模型(需教育市場與設計信任引導)

    並對應不同模型的 情境行銷技巧、內容設計方法、還有如何透過信任建立機制讓消費者願意採取行動!

    如果你是一位:
    ◆正在經營產品、品牌或服務的行銷人
    ◆想成為更具策略思維的行銷顧問
    ◆想學會真正站在使用者決策脈絡下規劃行銷路徑的人

    這集絕對是你的升級配備!

    🎯 加入我們,從顧問級視角重新打造你的行銷模型與策略架構,讓每一則廣告、每一篇文案、每一次操作都有「邏輯支撐」。


    ※本集內容:

    I. 快系列回歸|EP5 主題與定位說明
    小提醒:銷波快三大主題線「銷|波|快」的差異說明
    本集屬於「快系列」:聚焦行銷思維建構、判斷力訓練與策略架構

    II. 為什麼成功經驗不等於下一次的勝利?
    中小企業主常見提問:「你有做過這行嗎?」
    行銷顧問更應該思考的是:「這是什麼模型?」
    模型優先於經驗,因為策略應該基於消費者決策邏輯而非從業背景

    III. 行銷策略判斷的第一步:你是哪種模型?
    模型一:電商商品型模型
    商品熟悉度高 → 關鍵決策來自「價格」與「便利性」
    適合使用創意切入點引發衝動消費(ex. 影音廣告、slogan設計)

    模型二:客製化服務型模型
    高度依賴解釋與信任建立
    適合使用情境行銷與案例驗證,常見於律師、會計師、設計師等專業服務

    模型三:創新產品/新概念服務型模型
    客戶不懂,不代表沒需求 → 重點在教育市場+建立信任
    行銷策略需聚焦於未來價值、Free Trial、免費講座與背書塑造

    IV. 三種模型對應的文案與內容策略
    PAS 架構:適用於第二、三模型的情境行銷架構
    Problem → Agitate → Solution(情境問題 → 情緒放大 → 解法展現)
    價值疊加+before-after 設計:協助客戶理解「買的不是功能,而是轉變」
    真實案例、見證與品牌人設塑造 → 建立決策信任關係

    V. 顧問式行銷思維的實戰流程
    一、選對模型:理解決策流程與市場認知
    二、建構對應的行銷漏斗:從哪裡開始?品牌?廣告?銷售頁?
    三、判斷哪裡該自己做、哪裡該外包
    四、釐清每一階段缺什麼 → 再下策略判斷

    🎯 結語:模型優先,策略才能準
    「你之前有做過這個產業嗎?」這問題應該被淘汰了。
    真正重要的,是你懂不懂這個產品的行銷模型。
    能否判斷出「TA怎麼做決策」,才是行銷顧問真正的核心價值。

    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

    📆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

    ■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
    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
    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
    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

    😍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7 分
  • EP66.狂用情緒行銷賣到信任透支?當濫用「心理學標籤」成為市場毒藥, 回歸3大視角讀懂新世代職場觀與品牌信任危機,揭開品質與敘事崩壞的真相!
    2025/09/15

    哈囉大家好,我是阿波小編!
    這集我們不談數據、不拆演算法,來聊聊你我都逃不掉的:情緒行銷,以及它背後的品牌信任危機和新世代職場觀崩壞現象。

    最近我跟 Chair 回顧學生接觸經驗,發現大學生已經是 2006 年出生的 Z 世代,教學現場出現了讓人哭笑不得的「我有聽但我不回應」現象(到底該怎麼辦?)

    而在行銷圈,情緒行銷幾乎變成一種「必須」,我們拼命賣「爽感」、貼「心理學標籤」,結果品牌的故事越講越大,產品本身卻被掏空..

    敘事與品質的失衡,正一點一滴透支顧客對品牌的信任。

    除了品牌,我們也談到人力市場的變遷:
    年輕人對工作熱情低、行銷人職涯短命、公司老闆請不到人……

    你知道現在的管理哲學已經從「制度管理」轉向「情緒管理」了嗎?

    這一集,我們從三大視角深入探討:
    情緒行銷的極限與反噬
    品牌敘事 vs. 產品真實力的平衡點
    新世代職場觀與企業文化的斷裂

    如果你是正在經營品牌、打造團隊

    或只是單純在思考「怎麼不再對職場失望」的人,這集一定會給你一些靈感或挑戰。

    ※本集內容:

    I. 開場與Chair回歸
    Jayden 與 Chair 開場寒暄,談近期動態與單位改名
    Chair 現在隸屬「社會實踐中心」,分享與學生社會參與的接觸經驗

    II. 現代大學生的代溝衝擊
    新生代大學生已是 2006 年出生,產生強烈的世代落差感
    教學現場的文化差異與「愛理不理」現象
    現代學生「聽得進去但不回應」的新學習態度

    III. 情緒價值在行銷中的過度依賴
    新世代迷盲盒與「情緒驅動消費」的現象分析
    行銷設計被迫轉向:情緒為主,內容為輔
    質疑:當產品僅販售「爽感」時,它真的值錢嗎?
    反思:過度包裝與品牌故事是否掩蓋了品質真相?

    IV. 行銷人的職涯短命潮與人力市場變化
    行銷職位平均任職不到兩年,離職率與跳槽頻繁
    中小企業困境:想請專業人才卻請不到
    外包與內部人力培養之間的擺盪與預算焦慮
    年輕人職場價值觀:「不爽就離職」「夢想買不起就躺平」

    V. AI與求職:真假履歷與面試現實
    AI生成履歷可能導致履歷與實際能力落差
    學校導入職涯輔導,但企業仍面臨選才挑戰
    面試建議:讓人「自願離開」比「開除」更有風險控管意識

    VI. 員工管理與代間文化衝擊
    年輕世代難以激發成就感,熱情燃點低
    現代管理哲學偏向「情緒管理重於制度管理」
    員工快樂變成第一要務,主管與老闆壓力爆棚

    VII. 結語
    Jayden也需要情緒發洩,不如出個國吧
    歡迎聽眾辨識到熟悉聲音,私訊商業合作需求XD

    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

    📆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

    ■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
    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
    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
    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

    😍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6 分
  • 【銷Series-EP32】關於廣告數據誤判的那些大小事,讓我們用「5大指標 × LTV」來幫你!拆解廣告數據分析中的數據詐欺與極值偏差,用顧客終身價值重新審視 AI 廣告投放策略!
    2025/09/08

    🎙️ 阿波小編報到!這集要來揭開「廣告數據迷思」的真面目!

    哈囉行銷戰友們~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驗:
    投了一堆 AI廣告,ROAS 看起來超漂亮,結果一擴大預算...成效直接暴死?!👀

    別再被漂亮數字騙了!這集讓 Jayden 用放大鏡仔細拆解那些「廣告數據分析」的 極值偏差、假成效詐欺、還有你可能誤會的 冷暖熱流量經營策略!

    我們會告訴你:
    ✔️ CTR、CPC、CPA 到 ROAS 各指標背後代表的是什麼顧客行為?
    ✔️ 一個廣告數據好看,為什麼實際卻沒轉換?
    ✔️ 怎麼用 客戶終身價值(LTV) 當成長期評估標準,避免短視近利
    ✔️ 廣告預算怎麼分,冷流量要不要硬衝,熱流量該怎麼加值轉單?

    本集就是要讓你不再只會「看數字」,而是會「讀懂顧客」,從廣告報表中看出策略調整的方向,建立真正有效的 AI廣告投放決策邏輯!

    ※本集內容:

    I. 開場閒聊:手機壞掉帶來的反思
    Jayden手機燒壞意外事件
    預約制生活對工作者的啟發
    「科技裝飾品」與數位減法的笑談

    II. 為什麼要談數據?從行銷者角度破除迷思
    許多人誤以為「數據分析=數學」
    真正目的:判斷策略是否正確
    不執著在短期浮動(如 CTR 漲0.1%)
    用「長期趨勢」觀察廣告成效

    III. 數據詐欺:你看到的好成效,可能是假的
    小預算導致的 極值偏差(Outlier Trap)
    範例:100元產生1筆訂單,看似ROAS超高,但實際擴大預算後無法複製
    對抗詐欺:放大樣本量,接近真實平均值

    IV. 廣告資料的核心指標與實戰應用
    CTR(點擊率)
    CPC(每次點擊成本)
    CPA/CPL(獲客成本/名單成本)
    ROAS(投資報酬率)

    重點提醒:
    有訂單的廣告不管數值多差都值得最佳化
    沒訂單的廣告才需根據 CTR、CPC 進行調整

    V. ROAS迷思與冷流量的虧損陷阱
    ROAS只是短期帳面獲利,不能代表長期價值
    冷流量下 ROAS 本就低,追求賺錢會陷入誤區
    必須搭配 Email/再行銷機制 降低長期溝通成本

    VI. 用LTV(顧客終身價值)看廣告回報
    一筆交易虧損 ≠ 長期不賺
    算出年度平均客戶回購次數 × 單價=LTV模型
    外國企業皆用「打平」當冷流量基準,賺後段價值

    VII. 數據 ≠ 數學,而是讀懂顧客行為
    每一筆數據背後都是「客戶的心理反應」
    專業行銷者要能看出數據趨勢中的問題與機會
    AI 與資料分析師成為未來廣告決策的重要角色

    VIII. 結語:不再怕數據,用對方法才能控制行銷預算
    廣告數據是反映市場的鏡子
    有資料者掌握未來,無資料者寸步難行
    未來延伸討論數據背後的決策模型與優化策略

    聯絡《銷波快》聊聊行銷

    📆每週一 AM9:00 定期更新📆

    ■快來逛逛我們荒廢的粉絲團👉👉
    訂閱銷波快:https://tinyurl.com/4vd4pphe
    銷波快粉絲團:https://tinyurl.com/bdcxjjr9
    Jayden: https://tinyurl.com/2kx9h8cr

    😍播客商業合作信箱:hihioldyes@gmail.com

    続きを読む 一部表示
    25 分